Sri Lanka Frogmouth
English name:Sri Lanka Frogmouth
Scientific name:Batrachostomus moniliger
【简介】
Sri Lanka Frogmouth(学名:Batrachostomus moniliger),又称领蛙口夜鹰,是一种属于蛙口夜鹰目、蛙口夜鹰科的鸟类。该种类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南部及斯里兰卡的湿润地带。
【外形特征】
这种鸟类个体较小,体长约为22至23厘米,雄鸟通常呈灰褐色,雌鸟则更显红褐色。雄鸟的羽毛上带有黑色与白色的条纹,肩部有白色斑点,腹部和尾部下方也有一些白色饰纹;雌鸟的羽色均匀,主要为红褐色,颈环不是很明显,腹部和尾部分白更加显眼。
【鸣叫特征】
领蛙口夜鹰的叫声种类繁多。它们会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刮擦声尖叫和一系列的咕咕声。此外,还有一种响亮而有液体感的“啊呜呜”声音,约每2至3秒重复一次,时长可达30分钟之久。
【生活习性】
领蛙口夜鹰主要生活在林间湿润的底层植被中,偏好竹林、芦苇丛或次生森林。白天多隐蔽于茂密的枝叶中,夜间的活动较为频繁。活动范围广泛,可从海平面延伸至海拔1200米,在斯里兰卡地区可达1850米。领蛙口夜鹰以昆虫为食,包括蚱蜢、蛾及甲虫。
【繁殖习性】
这一物种的繁殖期集中在1月至4月,偶尔在9月。筑巢是由双亲共同完成的复杂行为。巢呈垫状圆形,直径约为57至60毫米,深度约37毫米,主要利用蜘蛛网、苔藓、地衣及树皮碎片及自身的绒羽为材料。通常巢筑在2至6米高的水平树枝或小树叉上。每个巢一般只产一枚蛋,蛋为纯白色,无斑点。孵化期约为7天。雏鸟在孵化后第7天开始长羽,至第15天时大小接近成鸟。
【外型辨识】
领蛙口夜鹰是其所在地区唯一的蛙口夜鹰种类。任何具备宽嘴和小眼特征并带有灰褐色和红褐色体色的鸟类通常都能被迅速识别为此种。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该物种目前被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状态,但具体的种群数量状态仍需进一步调查以确认其实际状况。
【地理分布】
领蛙口夜鹰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南部的高雨量区域,覆盖范围主要从果阿延伸到特里凡得琅区。此外,包括斯里兰卡各地除北部和东南部干旱区域。在印度的分布可以达到海拔1200米,在斯里兰卡则可能高达至18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