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ODARGIFORMES > Podargidae > Batrachostomus > Bornean Frogmouth
Bornean Frogmouth

Bornean Frogmouth

English name:Bornean Frogmouth

Scientific name:Batrachostomus mixtus

【简介】
婆罗洲蛙口夜鹰(英文名:Bornean Frogmouth,学名:Batrachostomus mixtus),属于蛙口夜鹰目蛙口夜鹰科亚洲蟆口鸱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婆罗洲山地森林。该鸟种由Charles Hose在婆罗洲的Mount Dulit发现,并由Richard Bowdler Sharpe于1892年首次描述。

【外形特征】
婆罗洲蛙口夜鹰体型短小健壮,面部覆有缕缕细长的胡须状羽毛。雄鸟通体为深棕色,并具有淡黄白色的颈环,肩羽和翼覆羽上带有鲜明的黑缘白色斑点,尾巴相对较短。雌鸟则呈现明亮的赤褐色,颈环较窄,上体的白色斑点较少。幼鸟的描述目前尚不明确。

【鸣叫特征】
婆罗洲蛙口夜鹰的鸣叫特征多样,但数据尚不充分。它们常见的鸣叫声表现为哀伤的下降哨音及流畅波动的下滑颤音。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拔610至1675米的低山和亚高山森林,偶尔可达2540米的高度,可能利用次生林环境。其饮食以甲虫为主,但具体觅食行为的资料有限。

【繁殖习性】
关于繁殖的信息极少,已知的活跃巢穴是在4月份的基纳巴卢国家公园被发现的。

【外型辨识】
婆罗洲蛙口夜鹰与苍头蛙口夜鹰很相似,但尾巴较短,尤其雌鸟更为赤褐色。与星喉蟆口鸱在同一海拔范围内活动,但后者尾巴更长,两性下体的斑点更为明显。

【物种区别】
婆罗洲蛙口夜鹰曾被认为短尾蛙口夜鹰的一个亚种,但现普遍被视为独立物种。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于LC(无危)。婆罗洲的森林破坏对物种生存构成威胁,但在大部分亚高山区域影响较小。物种数量未知,但目前认为较少见,出现在多个保护区,包括Sarawak的Gunung Mulu国家公园和Kalimantan Timur的Kayan Mentarang自然保护区。

【地理分布】
婆罗洲蛙口夜鹰分布于婆罗洲各个山脉,涵盖北部和南部山地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