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ern Black-headed Batis
English name:Western Black-headed Batis
Scientific name:Batis erlangeri
【简介】
西黑头蓬背鹟的中文名为西黑头蓬背鹟,英文名为Western Black-headed Batis,学名Batis erlangeri。属于雀形目疣眼鹟科蓬背鹟属,别称为Von Erlanger's batis。广泛分布于非洲中部地区,包括埃塞俄比亚高原、索马里西部、喀麦隆及安哥拉等地。栖息在次生林、林地、林草交错地带和大型花园中。
【外形特征】
西黑头蓬背鹟体长约11厘米,体重介于8.3至14克之间。雄鸟头部、背部和面罩为黑色,向颈部延伸;胸部带有明亮对比效果的白色条纹,白色眉纹及眼上纹相连,延伸至颈后;肩部深黑色,臀部为白色,上尾覆羽同为黑色而尾尖则为白色。翅膀黑色,有白色翼缘。雌鸟上体略带橄榄色调,胸带有栗色。刚果亚种congoensis的雄鸟尾较短,喙较短,羽毛颜色变化较大。
【鸣叫特征】
西黑头蓬背鹟的鸣叫是一系列单调、纯净且清晰的穿透性哨音,音调相对固定但因地理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叫声比灰头点颏蓬背鹟更拖长,是两者间的主要分辨特征。此外,该鸟种还有拍翅声和喙啪声。
【生活习性】
西黑头蓬背鹟喜欢栖息在次生林、林地以及大型花园中。主要觅食昆虫。觅食活动范围广泛,从灌木底层到树冠层均有涉及。它们经常进行短暂的飞扑捕捉昆虫后返回栖息处。尚未记录有落地区域的觅食行为。
【繁殖习性】
西黑头蓬背鹟的繁殖季节依地理位置而异,在喀麦隆为1月至4月,乌干达为3月至6月;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为3月至5月,南部为10月。雌鸟会建造一个杯状巢,由植物材质和蜘蛛网构成,并通常安置于灌木或小树中。一窝产2枚卵,卵色从灰绿色到近乎白色,表面散布细微红点,大端形成环状。
【外型辨识】
西黑头蓬背鹟与灰头点颏蓬背<|im_start|><|im_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