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isticolidae > Bathmocercus > Black-headed Rufous Warbler
Black-headed Rufous Warbler

Black-headed Rufous Warbler

English name:Black-headed Rufous Warbler

Scientific name:Bathmocercus cerviniventris

【简介】
黑头棕莺(英文名:Black-headed Rufous Warbler,学名:Bathmocercus cerviniventris)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棕莺属。这种独特而优雅的鸟类主要分布于非洲的上几内亚森林带,包括塞拉利昂、几内亚、利比里亚以及加纳等地。

【外形特征】
黑头棕莺体型厚实,翼短且强健,腿长远。它的头部、颈部和胸中心为黑色,上体呈温暖的棕色,翅膀和尾羽深棕色。翅膀边缘为赤褐色,侧面胸部橘黄色,逐渐过渡至腹部、两胁和下尾羽的淡黄棕色。眼睛虹膜呈红色,喙与爪均为黑色。雌鸟喉部斑点灰白色,胸部颜色较暗,多为淡黄棕色。幼鸟羽毛颜色不详,但推测其出场时可能有橄榄棕色的喉咙和胸部,未成年个体则类似于雌鸟,喉部多为白色。

【鸣叫特征】
雄鸟发出尖锐、穿透力强的哨声,通常由2至3个音符组成,能连续重复数分钟,如"weet-ee-heet"。雌鸟叫声则相对低沉,类似于"trr-trr-trrt"。

【繁殖习性】
关于繁殖行为的信息较少。在塞拉利昂曾经在6月末发现幼鸟,推测孵化期可能在5月。其他方面的繁殖细节仍然缺乏详细的记录。

【外型辨识】
黑头棕莺与其他棕莺属物种相比,最显著的是其独特的黑色头部和胸部,以及全身覆盖的赤褐色羽毛。雄鸟头部和胸部的黑色为鲜明特征,而雌鸟喉部的灰白色斑点也极具辨识度。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黑头棕莺目前已被列为数据不足类别(DD)。然而,根据有限的观察结果,该物种在特定区域是当地的常见物种,例如在塞拉利昂的Ziama山脉和尼姆巴山较多发现。主要威胁源于栖息地的丧失。由于它对特定栖息地有特定要求,因此其抵抗力较弱。

【地理分布】
黑头棕莺主要局限在非洲的上几内亚森林带,分布地区包括塞拉利昂、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加纳南部。这一区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对于许多特有物种来说是重要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