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fous Motmot
English name:Rufous Motmot
Scientific name:Baryphthengus martii
【简介】
棕翠鴗(Baryphthengus martii),属于佛法僧目翠鴗科,因独特的外观和行为而闻名。它们头部和胸部呈深橙红色,带黑色面罩和胸部斑点,且背部和长长的尾羽为鲜艳的绿色,经常在树冠下活动。
【外形特征】
棕翠鴻体型约为46厘米长,体重195克。雌雄相似,但雌鸟略小。头部与胸部为深橙红,背部和翅膀以及长尾羽为明亮的绿色和蓝色。眼周有一圈红色虹膜,脚趾仅为黑色。
【生活习性】
棕翠鴗主要生活在中美洲及南美洲湿地和山地的雨林中。它们常见的觅食行为是静待猎物,一旦发现,会突然迅速捕获,猎物包括蟋蟀、黄粉虫、蠕虫、蜥蜴、果实等。棕翠鴗常常依附水源附近活动,以便捕食与饮水。
【鸣叫特征】
它们发出深沉的“woo-doop”声音,有时是单一的呼叫声,有时是持续的笑声。
【繁殖习性】
棕翠鴗通常在水边的崖壁、沙地或矿坑上方挖掘隧道状巢穴进行繁殖,巢穴长4到5米。时间通常在雨季的8月至10月间。次年3月至6月是繁殖季节,每窝通常有3至4枚白色卵。父母共同承担孵化与抚育幼鸟的责任。
【外型辨识】
头部和胸部呈深橙红色,带黑色面罩和胸部斑点;背部和长长的尾羽为鲜艳的绿色,偶尔带有蓝色。眼周有一圈红色虹膜,脚趾仅为黑色。
【物种区别】
体型比阔嘴翠鴗更大、下巴和腹部呈较为广泛的橙红色。
【保护状况】
IUCN评为无危物种(LC),表明其种群数量稳定分布广泛,没有立即受威胁的风险。
【地理分布】
棕翠鴗分布于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等地。横跨中美洲东部至南美洲的西部地区,栖息海拔高度约900至1400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