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er Scaup
English name:Greater Scaup
Scientific name:Aythya marila
【简介】
斑背潜鸭(学名:Aythya marila),又称铃凫、东方蚬鸭,属于雁形目鸭科潜鸭属。此物种在北极圈内的西伯利亚、欧洲北部及北美等地繁殖,迁徙至包括中国、日本及北美、欧洲沿海在内的地区过冬。
【外形特征】
斑背潜鸭的雄鸟头部呈现带有绿或紫色光泽的黑色,胸部黑色,背部灰色,腹部纯白色,翅膀有明显的白色条纹延伸至初级飞羽。雌鸟体色多为深褐色,喙基部有一白色斑块,眼色黄,翅膀上的白色斑纹较为淡雅。
【生活习性】
繁殖季节时,斑背潜鸭栖于北极苔原带和西伯利亚的泰加林带;非繁殖季节则偏爱沿海浅水区、河口、海湾、内陆湖泊和沼泽地带。这些鸟类善于游泳和潜水,活动时通常成群出现,往往在白天觅食,其食物包括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小型鱼类及水植物的部分。
【繁殖习性】
斑背潜鸭繁殖期在5到7月。雌鸟单独完成筑巢任务,会产下六到十个卵。孵化期约27至28天,雏鸟孵化后不久便跟随亲鸟游动觅食。斑背潜鸭实行单配制,雄鸟孵化开始后会离巢换羽以避开雌鸟的繁殖监护。
【外型辨识】
斑背潜鸭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塘和湿地等地方。春秋两季随候鸟迁徙,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繁殖地集中在北极圈内的北美和欧亚地区,而冬季则迁徙至温带沿海水域,比如欧洲西部沿岸、黑海北部、爱尔兰、佛罗里达到下加州地区的北美洲海岸等。
【物种区别】
斑背潜鸭的近缘种小潜鸭中,斑背潜鸭因体型较大、头部较圆及翅膀白色条纹更明显而易于区分。
【保护状况】
斑背潜鸭已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无危物种,但其种群在近几十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中国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鉴于斑背潜鸭的数量波动及其生态意义,科研保护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