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ACCIPITRIFORMES > Accipitridae > Aviceda > African Cuckoo-Hawk
African Cuckoo-Hawk

African Cuckoo-Hawk

English name:African Cuckoo-Hawk

Scientific name:Aviceda cuculoides

【简介】
非洲鹃隼,学名Aviceda cuculoides,系鹰形目鹰科鹃隼属的一种中型猛禽。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及东非部分地区,栖息在密集的森林及混合异域树种深林中。

【外形特征】
雄性非洲鹃隼全长约40厘米,上体黑褐色且背部为灰色,胸前有黑色冠羽,下体呈白底配栗色横纹。雌性颜色较淡,栗色横纹更为明显。飞行时雌鸟体型略大,幼鸟棕褐色且具不规则斑点。成鸟具备棕色双翼、翼下棕黑斑纹显著等特征。

【生活习性】
该物种主要栖息于茂密的森林内部及边缘地带,包括郊区花园和略开敞的灌木丛。常于晨昏活动,飞行时较为缓慢,捕食蜥蜴、变色龙、大型昆虫、小型鸟类、蝙蝠及小型陆生哺乳动物。

【鸣叫特征】
非洲鹃隼会发出悠长的哨鸣声,繁殖期发出连续的三音节高音哨声。

【繁殖习性】
非洲鹃隼主要在雨季繁殖,筑巢高处树木之上,隐蔽于树叶之间,巢由细树枝筑成,每次产卵2-3枚。孵化期大约30至33天。幼鸟身覆白绒毛,约30至42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该物种共有三个亚种,分别为西非分布的亚种、肯尼亚与南非的亚种以及非洲东部的亚种。栖息地主要位于茂密森林、稀树草原及耕地,活动高度可达3000米。

【保护状况】
尽管在某些区域较为罕见,由于其强大的适应性,能够在桉树、松树林及城市花园内生存,故被CITES II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IUCN评价为无生存危机(低危LC)。

【地理分布】
非洲鹃隼分布于安哥拉、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等34个国家。分布于塞拉利昂东部低地雨林、乌干达东部及安哥拉南北地区的亚种为Aviceda cuculoides batesi;塞内加尔东部林区、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及扎伊尔北部的亚种为Aviceda cuculoides cuculoides;肯尼亚、纳米比亚和南非的亚种为Aviceda cuculoides verreauxii。南苏丹地区分布存在不确定性,博茨瓦纳及未明确非洲鹃隼分布位置的国家亦未充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