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urnariidae > Automolus > Ochre-throated Foliage-gleaner
Ochre-throated Foliage-gleaner

Ochre-throated Foliage-gleaner

English name:Ochre-throated Foliage-gleaner

Scientific name:Automolus ochrolaemus

【简介】
南黄喉拾叶雀(英文名:Ochre-throated Foliage-gleaner,学名:Automolus ochrolaemus)是雀形目灶鸟科奥特拾叶雀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区域,因其黄褐色的喉咙和独特的鸣声而被广泛认识。

【外形特征】
南黄喉拾叶雀体型中等,体长约为18至20厘米,体重在30至46克之间。喙部短而厚实。头部为暗棕色,具备明显的淡色眼圈以及耳盖上的微弱红褐色条纹。背部和臀部颜色深棕,向暗栗色的尾上覆羽过渡。翅膀覆羽颜色深棕色,飞羽则略微红褐色。尾巴同样为暗栗色。喉部为深黄色,胸部带有棕色及赭黄色条纹,腹部为棕色,两侧更深且带有红褐色,下尾羽则为淡栗色。

【生活习性】
南黄喉拾叶雀栖息于热带湿润森林之中,通常单独或成对行动,喜欢在藤蔓丛或森林灌木层中觅食。有时它们也会在地面上的落叶层中活动。主要以昆虫、蜘蛛和小型两栖动物为食,善于在枝叶间迅速察觉并捕捉猎物。

【鸣叫特征】
其鸣叫声为连续且下降的鼻音,速度逐渐加快,并在结尾处猛然加剧。在巴西,其鸣声通常被描述为一种3至4个连续且音距逐渐下降的短声。

【繁殖习性】
关于南黄喉拾叶雀的繁殖情况资料有限,但据已知记录,其巢穴曾在巴拿马的小溪边土质堤岸中被发现。巢穴主要由单一一种细长的叶片组成。

【外型辨识】
相比其同属物种,南黄喉拾叶雀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更丰富的喉咙颜色、明显的淡色眼圈,以及独特且辨识度高的鸣叫声。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保护状况被评定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美洲东部的巴拿马至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区域,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巴西、秘鲁及玻利维亚。在某些地区,如圭亚那,这种鸟儿会出现在较低的山地森林中;而在厄瓜多尔西部,它们较多出没于次生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