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fous-bellied Seedsnipe
English name:Rufous-bellied Seedsnipe
Scientific name:Attagis gayi
【简介】
棕腹籽鹬(英文名:Rufous-bellied Seedsnipe,学名:Attagis gayi)是鸻形目籽鹬科大籽鹬属的鸟类。它们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高山地区,从厄瓜多尔到智利东南部及阿根廷西南部。
【外形特征】
棕腹籽鹬体型健硕,长度约27至30厘米,体重介于283至403克之间。它们的身体上部呈现出复杂的锈褐色,隐隐透露出暗淡的线条,形成一种类似鳞片的效果。下体颜色为淡粉色的肉桂色。当其飞行时,整体显得均匀的肉桂棕色,翅膀及尾巴颜色与其身体下部类似。雌性和雄性外观相似,幼鸟的上体斑纹则较为细腻。不同亚种之间主要通过色彩差异来区分,如latreillii亚种的后腹部颜色更深,simonsi亚种的胸部颜色则更偏粉红肉桂色。
【鸣叫特征】
棕腹籽鹬在飞行或奔跑时会发出连续的旋律式叫声,声音类似于“gly-gly-gly...”或“cul-cul-cul...”。多个个体共同发声时,能形成一种美妙的合唱。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于安第斯山脉的岩石斜坡、碎石堆及其他荒凉的高山地形,常靠近雪线活动。觅食时,会下到最近的沼泽地或有垫状植物或低矮植被的地方。在厄瓜多尔,棕腹籽鹬常见于最高海拔的草原。它们一般在分布范围内的北部地区,生活于4000至5500米的高处;南迁时则可达到2000米以上,在最南端甚至可达1000米以上。
【繁殖习性】
棕腹籽鹬在智利通常于9月至10月间产卵,而在更北的地区,产卵时间可延续到12月。一窝通常产四枚蛋,蛋壳颜色为赭橄榄色,带有深色斑点,尺寸约为48.1至49.6毫米×33.8至35毫米。新生雏鸟毛发密布黑色条纹和斑点,呈浅黄色绒毛状,不久后随着生长,绒毛颜色转为灰色,最终被羽毛完全取代。
【外型辨识】
在整个分布区域,没有其他物种与棕腹籽鹬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该物种的喙部短而粗,其下体呈现鲜明的锈色。通过对比,其体型比广泛共存的灰胸籽鹬雌鸟要大一些,且下体不是白色而是锈色,且喉部也没有白色斑块,喙部颜色为黄色而非蓝灰色。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棕腹籽鹬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棕腹籽鹬分布于南美,具体分布包括厄瓜多尔北部山区,智利东南部和阿根廷西南至圣克鲁斯省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