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fous Scrubbird
English name:Rufous Scrubbird
Scientific name:Atrichornis rufescens
【简介】
棕薮鸟(英文名:Rufous Scrubbird,学名:Atrichornis rufescens),是雀形目薮鸟科薮鸟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东部,包括北新南威尔士州和南昆士兰州的高海拔雨林地带。
【外形特征】
棕薮鸟体型小巧紧凑,长度约17-18.5厘米,翼短尾长且呈渐变状。雄鸟头部和颈部为暗棕色上体亦为深棕色带有细黑条纹自臀部至尾部为深红棕色尾羽和收展的翅膀上有细密条纹雄鸟从喙基延伸至喉部和上胸为黑色三角区边缘有白色颊纹向下延伸形成较狭窄的淡色线条至腹部侧面颈侧、胸侧和胁部为赭石色带有细密条纹雌鸟体型较小且暗喉斑更小或不可见幼鸟上体呈红褐色条纹模糊其喉部为灰色腹部均匀红褐色后胁部隐约可见条纹
【生活习性】
棕薮鸟栖息在亚热带和温带雨林包括山毛榉森林和邻近湿润潮湿的桉树森林特别偏好湿沟、水道旁、山脊和悬崖以及倒伏的树木区域这种鸟类依赖密集的地面覆盖且通常活动于生态交错带、森林水道、湿地、火灾和风暴后再生区及灌木丛中其栖息地一般限于600至1300米的高海拔地带偶尔低至240米食物来源主要包括甲虫、灌木蜗牛和蜗牛蛋可能还会食用一些植物种子
【鸣叫特征】
雄鸟鸣叫十分响亮且多样化其叫声为丰富的歌唱曲目尽管叫声洪大但棕薮鸟更常被听到而非被看到
【繁殖习性】
棕薮鸟的繁殖季节一般为9月至11月若雄鸟采取一夫多妻制它们将不参与筑巢、孵卵或育雏雄鸟占据永久领地一般1公顷或略大巢为穹顶状且一侧有一个入口由死草如Xerotes、Gahnia、Carex等构成有时巢的底部还加入少量的枯树蕨碎片内部则以木纤维制成的纸板状物质为衬巢穴一般位于地面附近位于莎草丛、苔藓或小型树蕨中高度约15厘米每窝产蛋2枚孵化期推测为36-38天雏鸟期推测为3-4周幼鸟离巢后至少3周内仍由母鸟喂养
【外型辨识】
棕薮鸟与同属的噪薮鸟的外观及分布区域上存在明显差别。有关其内部结构与生活习性方面,棕薮鸟与琴鸟颇为接近,虽身形不同但其内部构造和习性却非常相似此外棕薮鸟的求偶方式也与琴鸟极为相似
【保护状况】
棕薮鸟面临灭绝威胁目前IUCN对其评估为EN(濒危)级别
【地理分布】
棕薮鸟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和临近昆士兰州的高海拔雨林区尤其集中在大分水岭沿线的分散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