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asserellidae > Atlapetes > Pale-naped Brushfinch
Pale-naped Brushfinch

Pale-naped Brushfinch

English name:Pale-naped Brushfinch

Scientific name:Atlapetes pallidinucha

【简介】
黄枕薮雀(学名:Atlapetes pallidinucha)是雀形目雀鹀科薮雀属的一种鸟类,拥有显著的黄色下体和灰色上体。其主要栖息于海拔2700至3700米的高山森林边缘和灌木丛中,分布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地。

【外形特征】
这种薮雀有一个相对较大的头部,高而圆的冠,厚实但短小的喙。指名亚种有明显的淡肉桂色中央条纹,从前额至中冠逐渐变为白色,与两侧的黑色形成鲜明对比。背部为深板岩灰色,上翼和尾羽接近黑色。喉部呈亮黄色并向胸部和腹部延续,侧面、侧翼及尾下覆羽呈现橄榄色至灰色调。虹膜呈深栗色,喙为黑色,腿部为粉红色或黄褐色。雄性和雌性外观相似,而幼鸟通常颜色较暗,不同亚种之间在额部颜色和下半身颜色上有所区别。

【鸣叫特征】
黄枕薮雀具有富于变化的鸣叫声。它们分别发出了甜美、长哨般的“wheet-tew-tew-tew”,快速连续的叫声混合著甜脆与嗡嗡交响的高音,及多层次快速交替的音符,重复得像金翅雀。其中常见的叫声包括高音的“tip”和带鼻音的“pffe”。这些鸣叫声使得它们能在森林中被容易地识别。

【生活习性】
作为觅食者,黄枕薮雀喜欢在地面和低矮灌木丛的边缘活动。主要以浆果为主食,包括Miconia和杜鹃花科植物,同时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食用昆虫、种子及其他植物材料。成对或家庭群体活动,并时常加入混种觅食的鸟群。

【繁殖习性】
关于黄枕薮雀的繁殖习性,如筑巢情况暂无描述。

【外型辨识】
与之相似的薮雀属其他成员相比,黄枕薮雀的独特之处在于黄色的下半身和白色枕部,根据亚种的不同,额部颜色及下半身颜色有所不同,辨识时应格外留意细节。

【保护状况】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物种红皮书评估中被列为低危(LC),意味着目前没有明显的灭绝威胁。

【地理分布】
黄枕薮雀分布广泛,从委内瑞拉至秘鲁,主要栖息于海拔2700至3700米的高山森林边缘和灌木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