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RACIIFORMES > Brachypteraciidae > Atelornis > Rufous-headed Ground Roller
Rufous-headed Ground Roller

Rufous-headed Ground Roller

English name:Rufous-headed Ground Roller

Scientific name:Atelornis crossleyi

【简介】
栗头地三宝鸟(学名:Atelornis crossleyi),又称Rufous-headed Ground Roller,是佛法僧目地三宝鸟科马岛地三宝鸟的一种。

【外形特征】
栗头地三宝鸟体长约25厘米。雄性和雌性外貌相似:深红褐色的头部和胸部,橄榄绿色的背部,下体带有暗色斑点呈浅黄色调。该鸟颈部有一条狭窄的黑色项圈,项圈上饰有白色竖斑,胸部上方有一条明显的白色横向条纹。翅膀关节处有淡蓝色的细微斑驳,尾巴短小,喙和腿呈灰白色。

【鸣叫特征】
这种鸟类的领地叫声独特,通常由清晰的'whoop', 'pop'或'glop'音节组成,每个音节略带抑扬顿挫的效果。其叫声在雨林中最为嘹亮。繁殖季节外,它们可能表现得相对安静。

【生活习性】
栗头地三宝鸟主要栖息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高山雨林,尤其常栖于海拔800米至2000米之间。它们偏好转为未受污染的黑暗森林,特别是带有丰富苔藓、大面积树冠和柔软落叶层的高背森林。该物种以昆虫为主食,包括蚂蚁、幼虫、千足虫以及蜗牛等。大部分时间都在林地层觅食,捕食方式为间歇性奔跑、攀爬和跳跃,以足够的灵活度拿起并啃食昆虫,并能在荫蔽的环境下发现猎物。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集中在每年12月至次年的1月。此种地三宝鸟雄鸟会在求偶或防御领地时摇头晃尾并发出叫声。它们偏好在土质斜坡处开掘巢穴进行繁殖活动,巢径在15-20厘米,洞长可达0.3至0.5米,巢室位于其末端。巢中产卵数量通常为2枚。

【外型辨识】
与鳞斑地三宝鸟相比较,栗头地三宝鸟缺乏复杂的鳞状条纹。相对于地三宝鸟而言,其下体色调更淡,头部的色彩更为复杂且生动。幼鸟整体相对暗淡,背部有更多的橄榄绿,头部和颈部可能有蓝紫光泽的颜色变化,并且仅有弱特征的黑色喉部覆盖,颜色接近灰褐色。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IUCN红名单列为近危(NT)级别。尽管分布相对较广,但由于种群密度稀疏,仍然存在刀耕火种引起的生境破坏等威胁。动物数目在不同的保护区呈现不均匀的分布格局。

【地理分布】
栗头地三宝鸟广泛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国东北到南部地区,包括Tsaratanana与Manongarivo南北区、Marojejy和Masoala保护区、Andohahela以及若干特殊保护的自然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