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urnariidae > Asthenes > Black-throated Thistletail
Black-throated Thistletail

Black-throated Thistletail

English name:Black-throated Thistletail

Scientific name:Asthenes harterti

【简介】
学名:Asthenes harterti

分类:雀形目灶鸟科棘尾鸟亚科的一种小型鸟类。

【外形特征】
体长17-18厘米,体重12-14克。以特征鲜明的黑色喉部、丰满的体形和细长的尾巴而闻名。头部为红褐色,背部颜色深红褐色,前冠部略带红色,尾部深叉且末端参差不齐。下体为棕灰色,喉咙黑色并带有白色羽轴纹,下体的颜色与两胁和尾下覆羽稍微偏棕色。虹膜为淡棕色至棕色,上喙为黑色至暗灰色,下喙灰色至粉灰色带暗尖,跗跖和趾为蓝色至灰色。亚种bejaranoi则面部、颈侧和颈后具有更为明显的橙黄色调,下体颜色也更为偏橙黄色。

【生活习性】
主要摄取节肢动物为食,偶尔摄入小粒种子。通常单独或成对觅食,活动于森林的林下层,偶尔会在森林边缘的灌木树冠顶端觅食。获取食物通常在地面以上1.4米,树冠以下1.9米的地方,从树叶、苔藓、草和岩石上拾取。

【鸣叫特征】
会发出一系列由快速到缓慢并带有下降尾音的吱吱声鸣唱,持续时间约为1-1.5秒。此外,还会发出类似啮齿动物的‘pseea’声,作为警报信号。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包括1月。一般认为它是单配制,巢为一椭圆形构造,由苔藓和少量树枝组成,具有侧入口,位于草丛中。每次产卵数量为两只。

【外型辨识】
与高山棘尾雀的区别在于:上体更淡,下体偏暗,面部则带有偏向棕色的色调。亚种bejaranoi具有更明显的面部和颈部橙黄色调,以及更为黄色的下体。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列为IUCN红色名录中无危(LC)等级。

【地理分布】
仅分布于玻利维亚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海拔高度介于2,900至3,400米之间。栖息于帕拉莫草原、精灵森林、树线生态过渡区和云雾林边缘。其分布范围包括拉巴斯、科恰班巴和圣克鲁斯部门。因树线栖息地的燃烧及放牧,该物种适宜生存的环境范围已大大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