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h Owl
English name:Marsh Owl
Scientific name:Asio capensis
【简介】
沼泽耳鸮(学名:Asio capensis),也称为Marsh Owl,是一种中到大型的暗褐色猫头鹰,属于鸮形目鸱鸮科。这种鸟类广泛分布在非洲,主要栖息于湿地、草甸和耕作区,尤其是湿润的草地。
【外形特征】
沼泽耳鸮体型在31到38厘米之间,翼展可达82至99厘米。雄鸟体重为221至351克,雌鸟则较重,在283至393克之间。它们的头部呈圆状,眼睛周围有明显的深色环,额头中央有不易察觉的耳羽特征。背部为均匀的棕色,尾部淡黄色横纹明显,次级飞羽深色边缘带淡黄色,腹部呈条纹状。虹膜深褐色,喙为黑色,脚则有淡黄色羽毛覆盖。雌鸟体型和重量都大于雄鸟,且颜色更深。幼鸟面部盘颜色更深,边缘有黑色。不同亚种如tingitanus和hova在颜色和外貌上也有一定差异。
【生活习性】
沼泽耳鸮偏爱开放的草甸环境,如沿海湿地、高达3000米的山地草地、稻田和轻度林木覆盖的草原,并避开密集森林。活动范围从海平面延伸到马达加斯加的1500米高度,也会偶尔出现在开敞的橡树林中。它们可能进行部分迁徙,尤其在雨季期间离开繁殖区。由于火灾或干旱导致栖息地改变,它们也会成为“逆境游荡者”,有时形成大量群体。
【鸣叫特征】
此鸟类会发出明显的‘creeouw’叫声,这种声音在受到惊扰、高空盘旋、求偶和地面活动时尤为明显。雌鸟的叫声相较雄鸟更高且柔和。繁殖期通常在北非为2月至10月,以3月最为高峰;西南非洲为9月至11月;而马达加斯加则在4月至7月。
【繁殖习性】
沼泽耳鸮每次产卵2至3枚,最大可达6枚。孵化期估计约为28天,幼鸟14至18天后离巢,35天左右学会飞行。雄鸟常在黄昏时通过深沉拍打翅膀展示飞行,以此表达领地性和求偶意愿。
【外型辨识】
沼泽耳鸮与仓鸮相比,颜色通常更深、背部和胸部的颜色更暗,飞行时沉默无声,而仓鸮则习惯于发出刺耳的叫声。亚种之间的颜色差异也是本种的重要识别特征。
【保护状况】
沼泽耳鸮当前被列为IUCN无危(LC)物种,但其一些亚种如tingitanus,由于栖息地变化数量减少,在其有限分布范围内较罕见,据估算约有50至140对。该物种也被列入了CITES II附录中,以协助国际间对其保护工作的协调。
【地理分布】
沼泽耳鸮广泛分布在非洲,主要栖息于湿地、草甸和耕作区,尤其是湿润的草地。它们可能进行部分迁徙,尤其在雨季期间离开繁殖区。由于火灾或干旱导致栖息地改变,它们也会成为“逆境游荡者”,有时形成大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