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Indian Bustard
English name:Great Indian Bustard
Scientific name:Ardeotis nigriceps
【简介】
印度鹭鸨,英文名Great Indian Bustard,学名为Ardeotis nigriceps。该鸟属于鸨形目鸨科鹭鸨属的大型陆栖鸟类。
【外形特征】
印度鹭鸨体型庞大,平均高约1米,翼展约2米,雄鸟体重在8-14.5公斤之间,雌鸟稍轻,体重在3.5-6.75公斤之间。雄鸟体型较大,颜色较深,为沙黄色,头顶黑色并带有冠;雌鸟的头部和颈部颜色较为柔和,胸部可能没有明显斑纹,配备白色眉纹,颈部灰色,翅膀上的白色斑点较多。
【生活习性】
印度鹭鸨偏好栖息在植被高度在30-70厘米之间的草地。食物来源广泛,包括谷物、嫩芽、浆果、Zizyphus rotundifolia果实、Eruca sativa和Cicer arietinum等作物;也会捕食蝗虫、蚱蜢、甲虫、蜈蚣、蜥蜴、小型蛇和较小的哺乳动物。在繁殖季节,雄鸟会发出深沉的轰鸣声和展示其白色的喉囊来吸引雌鸟。
【鸣叫特征】
印度鹭鸨雄鸟在繁殖季节会发出一种持续约4秒的深沉轰鸣,在警报时,声音变得短促,类似“HOom”的吠声。
【繁殖习性】
印度鹭鸨全年均可进行繁殖活动,受地域和季风影响,育雏期从3月持续至次年1月。每年雌鸟只产一卵,孵化期约为27天,雌鸟承担全部的育雏职责,直到下一个繁殖季节开始。
【外型辨识】
与澳洲鹭鸨相比,印度鹭鸨的黑色颈带更宽,大腿上有黑色斑点,眼睛后方不一定有明显的线条,而且黑色帽子可能延伸到眼睛。非繁殖季节的雄鸟颈部和胸部有细腻的灰色斑纹,雌鸟体型较小,颈部和胸部的灰色条纹更明显,翅膀上的白色斑点也更多,腹部和臀部多为白色。
【物种区别】
与澳洲鹭鸨相比,印度鹭鸨的黑色颈带更宽,大腿上有黑色斑点,眼睛后方不一定有明显的线条,而且黑色帽子可能延伸到眼睛。非繁殖季节的雄鸟颈部和胸部有细腻的灰色斑纹,雌鸟体型较小,颈部和胸部的灰色条纹更明显,翅膀上的白色斑点也更多,腹部和臀部多为白色。
【保护状况】
由于过度狩猎、栖息地丧失(特别是农业扩张和机械化的影响)及基础设施开发,印度鹭鸨的数量急剧下降。根据IUCN标准,印度鹭鸨被列为极危物种。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包括巴基斯坦东南部的信德省,以及印度西部和中部的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北部和安得拉邦西部。这些区域的开放草地、农田、灌木丛和轻度耕作的牧场为其理想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