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abian Bustard
English name:Arabian Bustard
Scientific name:Ardeotis arabs
【简介】
阿拉伯鹭鸨(英文名:Arabian Bustard,学名:Ardeotis arabs)是鸨形目鸨科的一个物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以及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
【外形特征】
阿拉伯鹭鸨体型庞大,以灰褐色为主色调,头部后方有小冠羽。雄鸟平均体重在5.7至10.9公斤之间,雌鸟则略轻,在4.5至7.7公斤之间。成年个体拥有棕色的羽毛、灰色且细长的颈部以及白色的腹部。雄鸟的颈部带有特殊的皮下组织,喙粗壮且前端侧扁,向下弯曲,站立时与身体几乎保持水平。翅膀宽长,飞行能力强,尾部呈方形或微圆,长度中等,共18至20枚尾羽。腿长而强壮,只有前三趾,无后趾。
【生活习性】
阿拉伯鹭鸨栖息在干燥的半沙漠、开阔草原、灌木丛和‘Acacia’树林。它们偏爱在干燥环境下生存,即便远离水源也能存活。饮食以草蜢、甲虫、昆虫和其他小型脊椎动物为主,偶尔也食用植物的种子和果实。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觅食,尤其在清晨和傍晚最为活跃。
【鸣叫特征】
阿拉伯鹭鸨叫声音稀少,但展示或警报时会发出嘶哑或类似号角的“pah-pah”声。
【繁殖习性】
阿拉伯鹭鸨的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四月至六月。雌鸟能产下1至2枚橄榄褐色带有暗色斑点的蛋,孵化期约为20至28天,期间由雌鸟独自孵化而雄鸟不参与其中。
【外型辨识】
与同属的灰颈鹭鸨相比,阿拉伯鹭鸨体型较小且修长,不足颈部基部的黑色区域也没有翅膀上的黑斑。与Dehnam's Bustard相比,区别在于后者颈部背面呈现赤褐色。
【物种区别】
雌雄个体间存在明显体型差异,雌鸟较雄鸟更为瘦小。
【保护状况】
阿拉伯鹭鸨的数量因过度猎杀、生境破坏及农药影响而急剧减少。在其原有分布范围内,尤其是西非地区,已逐渐变得稀少。根据最新的IUCN名录,阿拉伯鹭鸨列为近危物种(NT)。
【地理分布】
该物种广泛分布于非洲西部和中部,东北部各地区包括阿尔及利亚、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乍得、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以及西亚的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苏丹和也门。此外,在肯尼亚、刚果、科特迪瓦北部及加纳北部等地也有零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