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y-breasted Partridge
English name:Grey-breasted Partridge
Scientific name:Arborophila orientalis
【简介】
灰胸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orientalis),隶属于鸡形目、雉科、山鹧鸪属,是一种特有鸟种。它们栖息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山区,包括Kawah Ijen自然保护区等区域。
【外形特征】
这种鸟体长约28厘米左右,体重约为268克。灰胸山鹧鸪头顶自颈背至黑色,预示着它的黑白相间之美。该物种的额头、眉纹甚至侧面均为鲜明的纯白色,嘴部色调呈红棕色。其细长的腿则为红黄色,虹膜为红色偏黄,裸露的皮肤面部为红色。雄性和雌性个体的脑袋颜色深浅略有不同,雌鸟的色块更小且颜色淡一些。
【生活习性】
灰胸山鹧鸪主要以果实、浆果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它们大多活跃地在森林地面觅食,而吃食则应是群体行为。通常白天活动,羞涩,但在稳定的来源周围却显得比较友好。
【鸣叫特征】
灰胸山鹧鸪常发出一系列“wut-wut”的重复音符,并常以悦耳的口哨声回应,约占二重唱的第二部分。这种口哨以“wee-hoo”的声音形象铸就,并且在二重唱中的任何阶段都可能有渐起的“whrrreuw”声音开始。这种叫声和棕腹山鹧鸪极为相似,存在识别的难度。
【繁殖习性】
该鸟种专生于爪哇岛东部山区,虽其繁殖和非繁殖季节的具体地理信息有待确认。
【外型辨识】
其明亮的白色面部在与其相近的种类里独树一帜。同棕腹山鹧鸪相比,灰胸山鹧鸪的鸣叫几乎听不出区别来。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易危(VU)类名录,灰胸山鹧鸪的分布范围从约7000平方公里缩减至不足2500平方公里。原估计的个体数目可能高达数千,但猎杀与栖息地的退化可能使数量更少。尽管如此,目前估计仍有11,000-28,000对灰胸山鹧鸪。但考虑到狩猎和栖息质量,数量可能会更加低落。
【地理分布】
该鸟种专生于爪哇岛东部山区,虽其繁殖和非繁殖季节的具体地理信息有待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