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necklaced Partridge
English name:White-necklaced Partridge
Scientific name:Arborophila gingica
【简介】
英文名:白眉山鹧鸪
学名:Arborophila gingica
俗名:山鸡、新竹鸡
【外形特征】
体型约25至30厘米,体重约253克。额头白色,眼眉长而斑驳黑色,颈侧与喉部橙红色,黑领与白胸带分明。下体暗灰色渐变为腹部的白色,背部红棕色并有黑色斑点。两翼灰至黄褐色,嘴灰色,眼睛棕色,腿脚红色。雌鸟较小,幼鸟胸部颜色较淡。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于海拔150至1700米的森林中,偏好有密集灌木的溪流和峡谷地带。白天活动于林下,夜晚栖于树上。主要食物为种子、浆果和昆虫。
【鸣叫特征】
鸣声为一系列悠长哀婉的双音调哨音,'whuuuuu...whuuuuu...',音调略升且逐渐增强,主要在清晨和傍晚发出。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可能为4月至5月,每窝产5至7枚白色蛋,孵化期约为23天。
【外型辨识】
白眉山鹧鸪属于鸡形目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是中国东南部的特有物种。其学名首次被记录在福建,学名命名者为Gmelin (学名:Tetrao gingicus Gmelin, 1789),已被更新为Arborophila gingica。
【保护状况】
白眉山鹧鸪分布于中国东南部,从浙江西南部至广东和广西东部。该物种由于栖息地破坏和非法狩猎而受到威胁,全球成熟个体数估计在10,000至19,999之间。IUCN将其列为近危物种(NT),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Ⅱ级保护物种(2021年2月5日)。
【地理分布】
广州已开展圈养繁殖计划,2010年在遂昌县九龙山保护区内发现了一只行动迟缓的白眉山鹧鸪,这意味着该物种在区域内繁育情况良好。2022年11月,温州永嘉四海山省级森林公园的一次生态调查中,也首次发现该物种的存在,进一步证实其在中国东南部森林中的重要地位。
【物种区别】
白眉山鹧鸪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A. g. gingica)和广西亚种(A. g. guangxi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