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e Spiderhunter
English name:Pale Spiderhunter
Scientific name:Arachnothera dilutior
【简介】
巴拉望捕蛛鸟(英文名:Pale Spiderhunter,学名:Arachnothera dilutior)隶属于雀形目太阳鸟科捕蛛鸟属,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森林鸟类,特有分布于菲律宾西南部的巴拉望岛。
【外形特征】
该鸟拥有显著的黄色眼圈和白色的尾羽尖端。头部和背部呈灰褐色,翅膀橄榄绿,腹部浅黄色。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长而弯曲的喙,喙粗壮且略呈下弯。成年雄鸟的头部为橄榄棕色,两侧和面部为棕色,上体为橄榄绿色,上翼覆羽橄榄色,飞羽深褐色带黄色边,尾羽深棕色,边缘橄榄色,喉部及胸部灰白色,腹部及两胁淡黄,胸部羽毛淡橙色。虹膜呈红棕色,眼圈淡黄色。喙部上半部黑色,下半部灰浅色,喙尖黑色;腿呈蓝灰色。相比雄鸟,雌鸟体型较小,喉部更白,喙基部较浅色,少有胸毛。幼鸟外形与雌鸟相似但颜色更深,翅膀羽毛边缘颜色鲜亮,喙及脚色更浅。
【生活习性】
巴拉望捕蛛鸟偏好在低地森林区域、山麓森林及边缘地带活动。特别喜爱于香蕉植物附近觅食。在St Paul Subterranean River国家公园中,该鸟较为常见。
【鸣叫特征】
该鸟的鸣叫特点为尖锐鼻音的“rek!”叫声。
【外型辨识】
巴拉望捕蛛鸟与裸脸捕蛛鸟对比,体型较小且颜面相对较淡。同时,该物种也与一些太阳鸟的雌鸟外形相近,但明显体型更大,喙较长。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巴拉望捕蛛鸟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当前未面临全球威胁,但仅限于特定的生态区巴拉望岛。
【地理分布】
巴拉望捕蛛鸟仅分布于菲律宾西南部的巴拉望岛,属于该地区的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