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aky-breasted Spiderhunter
English name:Streaky-breasted Spiderhunter
Scientific name:Arachnothera affinis
【简介】
细纹灰胸捕蛛鸟是一种雀形目太阳鸟科捕蛛鸟属的鸟类,因其胸部独特的条纹状羽毛而得名。该物种主要分布于爪哇岛山区和巴厘岛,并且偏爱山地森林及边缘地带。
【外形特征】
细纹灰胸捕蛛鸟的体型约为21厘米。成鸟的颜色包括橄榄绿色的上体,深色鳞片状斑纹覆盖头部冠羽,飞羽与尾羽为黑褐色,边缘泛着绿色光泽,从基部到尖端颇有过渡。下体则显示灰色带微黄的色彩,并带有棕色条纹从下颌至腹部,侧翼也有类似条纹。其下尾覆羽为白色,带有暗色横纹。虹膜颜色多样,有榛色、巧克力棕或深棕色,喙为黑色或深褐色,下喙较浅;腿呈粉色或淡棕色。雌雄鸟相似,幼鸟主要区别在于下部无条纹,尾羽末端斑点更呈黄色。
【生活习性】
细纹灰胸捕蛛鸟栖息于山地龙脑香林和低海拔山地森林,偶尔会下降到较低海拔。鸟类一般单独活动或成对觅食,主要活跃于森林较高层。它们主要以小型节肢动物和花蜜为食。
【鸣叫特征】
该鸟类发出多种刺耳且清澈的叫声,包括‘chee-wee-dee-weet…tee-ree, chee chee-chur’等。它们的鸣叫声在自然环境中十分引人注意,为识别这一物种提供了独特的线索。
【繁殖习性】
细纹灰胸捕蛛鸟的繁殖季节发生在爪哇和巴厘岛的4月、5月、10月和12月。巢由蕨类叶片的丝质物质构成,覆盖了小花和植物茎,固定在大叶下方的蜘蛛网上。每次产卵1至2枚,蛋壳光滑,颜色为肝色带深色斑点,底色变化从淡绿白到深橄榄褐色不等。蛋壳上还带有明显的深棕色斑点,钝端处稍有灰色斑点,形成模糊的帽状图案,偶尔伴有几处清晰的深黑色划痕或线状图案。
【外型辨识】
细纹灰胸捕蛛鸟在爪哇是唯一的具有明显条纹的下体捕蛛鸟。这种鸟类与纹胸捕蛛鸟相比,后者的头部特征更为突出,条纹不明显,腹部呈黄色。幼鸟可能因缺乏条纹而难以辨识,但整体形状和斑纹,以及伴随成鸟的存在,有助于识别。
【保护状况】
细纹灰胸捕蛛鸟在婆罗洲较为罕见,但在爪哇和巴厘岛较为常见。其主要栖息地在海拔900至1600米的山地龙脑香林和低海拔山地森林,偶尔下降到305米低海拔区域。IUCN将细纹灰胸捕蛛鸟列为无危种类(LC)。
【地理分布】
细纹灰胸捕蛛鸟主要分布在爪哇岛山区和巴厘岛,并且偏爱山地森林及边缘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