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throated Macaw
English name:Blue-throated Macaw
Scientific name:Ara glaucogularis
【简介】
蓝喉金刚鹦鹉(学名:Ara glaucogularis),又称玻利维亚金刚鹦鹉,属于鹦形目鹦鹉科,为金刚鹦鹉属鸟类。该物种是南美玻利维亚北部特有的独有种,主要分布在Los Llanos de Moxos地区,其有限的栖息地和种群数量使其成为备受关注的珍稀动物。蓝喉金刚鹦鹉已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且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一级保护动物名单。
【外形特征】
蓝喉金刚鹦鹉体型中等偏大,体长约85厘米,体重600至800克。它的上体呈现青绿色,冠部较为暗淡,臀部颜色更为鲜亮。下体大部分为亮黄色,腹部则显现出淡蓝色。蓝喉金刚鹦鹉面部裸皮被蓝色羽毛线条覆盖,形成特有的蓝色脸颊和喉咙区域,与冠部之间有一条黄色的狭窄分界线。喙基周围的裸露肌肤呈粉红色。
【生活习性】
这种鹦鹉栖息于玻利维亚洲北部的草原地带,附近常常有棕榈树丛。它们通常在季节性泛滥的草原和棕榈树林中度日。蓝喉金刚鹦鹉主要以Attalea和Acrocomia棕榈的果实和中果皮为食,并偶尔吸食未成熟的棕榈坚果内的液体。在日常生活中,蓝喉金刚鹦鹉常常结对或形成小群体活动。
【繁殖习性】
蓝喉金刚鹦鹉的繁殖季节在旱季末期至雨季初期,持续时间为8月至12月。它们多选择在枯死的棕榈树洞中或人造巢箱中筑巢。雌鸟每窝产卵1至3枚,平均孵化期约为26天,雏鸟则需要接下来大约13至14周的时间来成长并最终独立。1年后,亚成鸟才会在次年繁殖季开始时展现成为独立个体的特征。
【保护状况】
据近年来的调查显示,蓝喉金刚鹦鹉的野生种群数量已极大减少,总数范围在250至300之间,并且仍在继续下降。自1980年代以来,由于非法贸易、栖息地的丧失与破碎化、和其他金刚鹦鹉的繁殖洞穴竞争等多重因素,该物种面临严重的威胁。尽管自1984年玻利维亚已禁止了蓝喉金刚鹦鹉的出口贸易,但非法捕猎和贸易活动依旧时有发生。目前,鉴于其濒危状态,多项保护措施正在实施,包括在私人牧场上进行人工巢箱计划、开展教育宣传、以及扩大保护区范围等。这些努力旨在恢复和保护这一珍稀金刚鹦鹉种群。
【地理分布】
蓝喉金刚鹦鹉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北部的Los Llanos de Moxos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