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APODIFORMES > Apodidae > Apus > Forbes-Watson's Swift
Forbes-Watson's Swift

Forbes-Watson's Swift

English name:Forbes-Watson's Swift

Scientific name:Apus berliozi

【简介】
伯氏雨燕(Apus berliozi)是雨燕目雨燕科的一种中等体型的棕色鸟类。由伯利奥齐于1903年命名,其强大的飞行能力和高超的筑巢技巧使其能在干燥的山区和沿海悬崖环境里生存。

【外形特征】
伯氏雨燕体长约为12-14厘米,呈现灰褐色的身体,额部和眼周介于苍雨燕和普通雨燕之间。翼上的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带有土褐色并带有青铜绿色光泽,次级飞羽和较大覆羽色彩较为浅淡。下巴和喉咙为白色,装饰着细小的黑色条纹。从下胸部到腹部再到胁部和下尾羽覆羽逐渐从土褐色过渡至带有明显白色边缘的土褐色。上翼覆羽呈灰褐色且比周围下体部分略深,具有宽大的白色边缘(大约2毫米宽)。

【鸣叫特征】
伯氏雨燕有独特、中高音调的下降颤音,这种叫声与苍雨燕和普通雨燕的叫声尤为相似,但细微的音调差异使得伯氏雨燕可以轻易区别开来。

【生活习性】
伯氏雨燕栖息于干燥和山地环境,特别是在沿海的悬崖和洞穴内筑巢。它们依靠捕食各种小型昆虫为生。清晨和傍晚,这些小鸟们会定期访问水域如淡水或微咸水池塘以补充水分。通常在觅食的时候,会组成小群,每群约为10只左右。

【繁殖习性】
伯氏雨燕在索科特拉岛的繁殖季节通常在11月至次年5月之间,繁殖地点主要是在沿海洞穴中,巢结构由干海草和唾液混合制成。每个巢通常产两枚白色蛋,蛋的大小大约为25.6至28.8 x 16.0至16.9毫米。

【外型辨识】
伯氏雨燕整体颜色较深,比苍雨燕稍浅,颜色比普通雨燕深。此外,与非洲黑雨燕和尼安萨雨燕相比,伯氏雨燕的翅膀不具有明显的苍白部分。

【保护状况】
伯氏雨燕目前属于无危级别(IUCN:LC)。保护其现有的栖息地对于保持其种群稳定至关重要。由于栖息地的减少以及入侵物种带来的压力,这种状况需要进一步的关注。

【地理分布】
伯氏雨燕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索科特拉岛以及阿卜杜尔库里岛和阿拉伯半岛南部地区(从阿曼西南部至也门亚丁附近)。在肯尼亚沿海地区也有越冬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