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llic Starling
English name:Metallic Starling
Scientific name:Aplonis metallica
【简介】
群辉椋鸟,又称金属椋鸟(英文名:Metallic Starling),属于雀形目的椋鸟科。其学名Aplonis metallica反映出这种鸟类因其丰富的金属光泽羽毛而知名。群辉椋鸟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部以及新几内亚及其周边岛屿,包括印尼的摩鹿加群岛和华莱士区(以传统华莱士线界定)的某些地区。
【外形特征】
成年群辉椋鸟拥有醒目的红色眼圈,长叉尾和闪耀着绿色或蓝绿色光泽的黑色羽毛。相比之下,幼鸟的颜色较为淡雅,其下部带有暗色条纹。
【生活习性】
群辉椋鸟高度社交,喜欢群栖活动。它们通常在雨季,即西北季风期间(10月至3月),于雨林中高大的树木上筑造球状巢穴。这些悬挂于高树之上的巢穴设计凌乱。当附近有人或受到干扰时,群辉椋鸟会迅速起飞,密集地绕着巢穴低飞一番之后返回。在昆士兰州北部的Dunk Island,群辉椋鸟于8月迁徙至此,并在除去枝叶纷乱的球状巢穴中成功进行繁殖活动。从4月起,它们开始离开澳大利亚东北部返回新几内亚,但随后在昆士兰州其他的繁殖地点,如Atherton Tablelands的Kuranda和Mossman Gorge,也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鸣叫特征】
文中未提及群辉椋鸟的具体鸣叫声或声音特征。
【繁殖习性】
群辉椋鸟一般在雨季进行繁殖活动。此时期,它们会在高大的树木处搭建悬挂稳定的巢穴;其编织工艺复杂,能容纳一窝幼鸟。幼鸟在此期间孵化并在巢穴中成长,直至成熟离开巢穴。
【外型辨识】
文中未提及具体辨认群辉椋鸟的方法或特征。
【物种区别】
文中未提及与其它鸟类的区别特征。
【保护状况】
IUCN的保护状态信息未在原文提及,请参考最新版本。
【地理分布】
群辉椋鸟的分布区域包括太平洋诸岛屿,具体在华莱士区,包括中国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菲律宾等地区。在具体到澳大利亚东南部、新几内亚及其周边诸多卫星岛屿更是广泛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