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isticolidae > Apalis > White-winged Apalis
White-winged Apalis

White-winged Apalis

English name:White-winged Apalis

Scientific name:Apalis chariessa

【简介】
白翅娇莺,学名Apalis chariessa,是雀形目扇尾莺科娇莺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的低地至中海拔地区的森林中。

【外形特征】
白翅娇莺体长约12-13厘米,尾羽较长且呈明显的梯状。雄鸟头部、面部及背部呈光泽黑色,翼上有显著的白色斑点,喉部为白色,胸部上方有黑色带,胸部橙色,腹部为明亮的黄色,尾羽基部黑色,尖端白色。雌鸟头部为暗灰色,背部为橄榄绿色,尾羽为暗灰色,尖端淡白,下方较雄鸟暗淡,喉部下部及胸部带淡灰色。幼鸟的特征类似于雌鸟,而年轻雄鸟背部带有橄榄绿的斑点。

【鸣叫特征】
其鸣声生动活泼,以重复的上下波动的“tu-ree-du-lee”为主,每次持续约一分钟。雄鸟的鸣唱通常与雌鸟的“tee-lu dee-lu”声形成二重唱形式。

【生活习性】
白翅娇莺主要栖息于低地、河岸及中海拔森林的上层树冠中,偶尔也会出现在次生林和花园中。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幼鸟几乎完全以甲虫幼虫为食。它们通常成对活动,有时会加入混种群鸟群,与黑头娇莺一同行动。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为10月至次年1月。巢穴呈椭圆形袋状,入口侧开于顶部,由苔藓制成,内部铺有白色丝质种子绒毛,通常悬挂在8-16米高的树枝上。雌鸟负责孵化,两性共同喂养幼鸟。

【外型辨识】
与黑喉娇莺的差异在于其具有白色喉部、更黑的背部和更为突出的白色翼斑,下方的颜色更为丰富。雄鸟与雌鸟在外形上差异显著,雄鸟色彩更为鲜艳,雌鸟显得较为暗淡。

【保护状况】
白翅娇莺被列为近危物种(IUCN NT),全球估计个体数量约为10,000,而数量正在减少,尤其在马拉维该物种的数量正面临严重的森林碎片威胁。指名亚种自1961年后未在肯尼亚的塔纳河下游被观察到。

【地理分布】
该物种分布于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的低地至中海拔森林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