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otacillidae > Anthus > New Zealand Pipit
New Zealand Pipit

New Zealand Pipit

English name:New Zealand Pipit

Scientific name:Anthus novaeseelandiae

【简介】
新西兰鹨(A. novaeseelandiae),又称田鹨,学名为Anthus novaeseelandiae。该物种特有于新西兰及其周边岛屿,并广泛分布于新西兰及新几内亚。

【外形特征】
新西兰鹨体长为16至19厘米、重约40克。其背部主要为浅褐色,带有深色斑纹;腹部较淡,胸部亦有斑纹。标志性特征包括灰色的眉纹、很长且会时常摇摆的尾巴、以及粉红褐色的长脚和褐色鸟喙。整体外形与欧亚云雀相似。

【生活习性】
新西兰鹨常见行走而非跳跃,并频繁摇摆其长尾。特别在秋季和冬季,它们有时会组成松散群体活动。此外,它们主要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种子为食。

【鸣叫特征】
新西兰鹨全年发出独特的“tzweep”叫声,在八月至二月间的繁殖季节中则会发出“pip-it”音调高的领地歌曲。这种独特鸣叫声有助于区分其与其他相关鸟类。

【繁殖习性】
新西兰鹨的繁殖行为在八月初开始,通常采用隐蔽在植物下或岩石下的巢穴。每窝蛋数量为2至5枚,全部为白色,带有褐色斑点。孵化期约为14-15日,幼鸟大约14-16天后能够飞行。

【外型辨识】
在过去分类中,新西兰鹨曾被归类为“田鹨”中的一个分类法,与理氏鹨、非洲鹨、A. hoeschi及东方田鹨一同分组。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新西兰鹨已经进一步划分为两类:澳洲的Anthus australis及新西兰的Anthus novaeseelandiae。

【保护状况】
由于草地改良、杀虫剂使用及外来物种侵袭,新西兰鹨的数量在部分地区出现显著下降的趋势。

【地理分布】
新西兰鹨栖息于开阔生境,如新西兰及其周边岛屿的草原、农地、沙堆、干涸河床和林地,分布范围从海岸延伸至高山灌木地带。较偏好开阔地带,而不常见于集约化农田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