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hveld Pipit
English name:Bushveld Pipit
Scientific name:Anthus caffer
【简介】
南非鹨(英文名:Bushveld Pipit,学名:Anthus caffer),又称小鹨或布什鹨,是一种属于雀形目鹡鸰科鹨属的小型鸟类。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与南部,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埃斯瓦蒂尼、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外形特征】
成年南非鹨体长约12.5至13.5厘米,体重约16至18克。头部有淡褐色眼上纹,脸颊和耳羽带有淡色斑点,背部呈暖色调,有深褐色粗条纹;臀部和尾上覆羽轻微条纹;翅膀深褐色,翼缘为温暖的淡黄色;尾巴深褐色,外侧尾羽除基部外缘为白色;下体淡黄色,胸腹深褐色条纹不清晰;喙深褐色,下喙浅角质色;脚浅棕色,后爪短且弯曲,显著向后。幼鸟较成鸟色调更淡,上体斑点也更多,各亚种在色彩和条纹上有所差异。
【生活习性】
南非鹨偏爱开阔地带的草原环境,尤其在裸露地面较多的区域如草地或岩石地带,排布层次分明。在繁殖季节,它们往往隐藏于草丛或岩石的缝隙中筑巢。主要食物是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繁殖期间,雌雄共同参与巢穴的建立与幼鸟的抚育。
【鸣叫特征】
它们在树上演唱的歌曲通常由2至3个音符重复组成,首个音符较低,类似于‘werrp-cheer, werrp-cheer, werrp-chirr’或‘zweep-tseer, zweep-tseer, zweep-tseer’。此外,它们还发出尖锐的‘tzee-eep’或‘seeip’以及‘tseeip’或‘bzhzhzht’的叫声,并有在高空扑翅落地时发出的高鼻音‘meeh-tjih meeh-tjih’。在飞翔或栖息时还有长而下降的‘sseeeoo’这一声音特征。
【繁殖习性】
繁殖期间,雌雄共同参与巢穴的建立与幼鸟的抚育。
【外型辨识】
区别于短尾鹨的特征在于,南非鹨尾部较长,上喙更为粗壮,上下体条纹颜色较轻且未延伸到侧腹。与东非鹨相比,则在于前者体色更暖和,条纹不如后者清晰鲜明。
【保护状况】
南非鹨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归类为无危(LC)。这种鸟主要分布在非洲各地,包括但不限于南部赛区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南部以及非洲大陆的居住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