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awan Hornbill
English name:Palawan Hornbill
Scientific name:Anthracoceros marchei
【简介】
白嘴斑犀鸟(英文名:Palawan Hornbill,学名:Anthracoceros marchei),是犀鸟科、斑犀鸟属的一种物种。它分布在菲律宾的巴拉望岛以及周边岛屿。
【外形特征】
体型约为70厘米,体重可达750克。白嘴斑犀鸟羽毛通体黑色,尾部为白色;其喙及盔状结构为淡奶油色。眼周裸露的皮肤呈现蓝白色,雄性个体喙基部为黑色,雌性个体的喙较小且略带灰色,眼圈较暗。幼鸟的眼周无黑色环,喙基部为灰色,喙较小且颜色较淡。
【鸣叫特征】
白嘴斑犀鸟的叫声多为低沉的“kiew”声,类似于冠斑犀鸟。另外,经常会发出粗糙的“caaaww”或“kreek-kreek”。它们通常在黎明和黄昏时分较为活跃,叫声常用于沟通和警告。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生活在原始和次生常绿森林,也会进入红树林沼泽地带,高度可达900米。白嘴斑犀鸟主要以水果为食,也偶尔捕食昆虫和蜥蜴。它们通常成群活动,在树冠与地面之间觅食,通过确定的拍翅声以及尖锐的叫声被人们发现。
【繁殖习性】
白嘴斑犀鸟在大树木中筑巢,需要老树作为繁殖场所。关于繁殖期、营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化和育雏的具体细节尚未有详细的记录。
【外型辨识】
在刻画特征上,相比于黑嘴斑犀鸟,白嘴斑犀鸟在白色喙和脸部特征尤为突出。
【物种区别】
在分布范围内,白嘴斑犀鸟是唯一的犀鸟种类。此外,在巴拉望岛被称为'talusí'。
【保护状况】
白嘴斑犀鸟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的巴拉望岛及其邻近岛屿,对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圣保罗地下河国家公园是一个相对常见的观察地点,但整个巴拉望岛已被划定为生物圈保护区,实施禁止猎捕的法律。然而,由于保护措施的执行较为困难,该物种仍因林地伐木、采矿活动的加剧以及被当作食物和笼鸟贸易被捕获,而面临困境。
【地理分布】
白嘴斑犀鸟分布在菲律宾巴拉望岛及其周边岛屿,包括Calamian群岛内的多个岛屿、巴拉望岛和Balabac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