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ANSERIFORMES > Anatidae > Anser > Tundra Bean Goose
Tundra Bean Goose

Tundra Bean Goose

English name:Tundra Bean Goose

Scientific name:Anser serrirostris

【简介】
短嘴豆雁(学名:Anser serrirostris),别名冻原豆雁、短喙豆雁,是雁形目鸭科雁属的大型鸟类。广泛分布于北西伯利亚及东亚地区。

【外形特征】
短嘴豆雁体型中等偏大,体长66至80厘米,翼展可达142至160厘米,体重范围为1970至3390克(雄鸟)以及2000至2800克(雌鸟)。外形上呈现灰色,头部和颈部的颜色较深,为棕色到烟灰色过渡,逐渐变淡。其主要特征在于喙部:大部分为深色,基部具有一条明显的橙黄色带;腿和脚为橙黄色;虹膜颜色为深棕色。

【生活习性】
该鸟类栖息于苔原地带,包括俄北地点。冬季时会迁徙至平原上的湿地、草地和农田,尤其是废弃的农田。在东亚地区,短嘴豆雁常于稻田或者沿海等环境中过冬。它们以草类植物,乃至于农作物为食。

【鸣叫特征】
短嘴豆雁的主叫声音为宏亮的喇叭声,但小型亚种的鸣声调子更高昂一些。

【繁殖习性】
繁殖通常始于五月至六月,短嘴豆雁会选择在苔原地段地面凹陷处筑巢。巢中铺有植被,并以绒羽作为内衬。每窝通常会产下4到6颗淡黄色至奶油色的蛋,每颗蛋的大小约为74至90毫米×53至59毫米之间,重量大约146克。蛋的孵化期约为25至29天。新孵化的雏鸟橄榄棕色为主要色调,下部为黄色并带有淡黄色的翼纹。腿和脚颜色为深灰色。离巢时间根据亚种不同而略有不同,一般在7至13周内。

【外型辨识】
与豆雁相比,短嘴豆雁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喙部特征,短嘴豆雁的喙为黑色并有狭窄的橙黄色部分,而豆雁的喙则有广泛的橙色区域。此外,短嘴豆雁的喙更短,厚实,而非倾斜及较长。

【保护状况】
在我国,该种鸟数量在20世纪后半期有所变化,每年都会有一部分鸟类越冬于长江平原。它们被列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短嘴豆雁近年在中国的部分区域有再度被观察记录,例如在青海、昆明、雄安新区白洋淀做季节性出现。

【地理分布】
短嘴豆雁主要的繁殖区为俄罗斯北极圈以北的苔原地带。迁徙季节则分布在中国、韩国以及日本的部分地区,两种亚种各有不同的迁徙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