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BUCEROTIFORMES > Bucerotidae > Anorrhinus > Austen's Brown Hornbill
Austen's Brown Hornbill

Austen's Brown Hornbill

English name:Austen's Brown Hornbill

Scientific name:Anorrhinus austeni

【简介】
白喉犀鸟,学名Anorrhinus austeni(原学名:Austen's Brown Hornbill),是犀鸟目犀鸟科小盔犀鸟属的一种鸟类。雄鸟面部为白色,下体橙棕色;雌鸟头颈部颜色较深,下体为灰棕色,雌雄明显的区别在于嘴色不同,雄鸟为黄色,雌鸟为暗褐色。

【外形特征】
白喉犀鸟的上体为暗灰褐色,背部和尾上覆羽尖端呈棕色,眉纹较白,翅膀上初级飞羽有明显的白色斑点,飞翔时极显眼。下体为浅棕褐色,喉部白色,外侧飞羽和尾巴尖端也呈白色,尾部有窄的白色边缘。眼周为蓝色裸皮,喙大且粗直,头部和颈部前部醒目的盔突较小,眼部周围裸皮显现蓝色或淡黄色。

【生活习性】
白喉犀鸟主要栖息于低地和山地森林,从平原到山林边缘地区,尤其是常绿和落叶森林较常见。繁殖期间,鸟群会减少,通常保持为数只的小群体,但在某些季节,分散的年轻个体组成的大群最多可达50只。

【鸣叫特征】
白喉犀鸟的鸣声是一连串高亢且带有一丝凄凉感的尖叫声,通常以2-4声响组成一段,持续约1-2秒。繁殖期主要为3-6月,在印度,该时间段正是雨季初启之时,在泰国则为旱季末期。

【繁殖习性】
白喉犀鸟采用合作繁殖模式,即除了主配对之外,还有雄鸟帮助者甚至额外的雌鸟参与,会利用自然洞穴或啄木鸟的旧巢来筑巢。每个巢穴一般产卵2-3枚,孵化期为30天,雄鸟和雌鸟交替喂养雏鸟,雏鸟生活在巢里直至出巢,大约需要62天。

【外型辨识】
白喉犀鸟的食谱包括果实、种子、昆虫、小型哺乳动物如树蛙、蛇、蜗牛及其它鸟类的蛋和幼鸟。食物获取技巧相当独特,常边飞行边抛起再接住,进行准确的进食。

【保护状况】
鉴于栖息地丧失及人类活动的威胁,白喉犀鸟正在遭受严重衰退,数量减少。当前的措施旨在加强保护法规,限制对森林砍伐及降低狩猎活动,确保其种群稳定。

【地理分布】
白喉犀鸟的地理分布非常广泛,从印度阿萨姆东至中国西南边疆,再到中南半岛各国,包括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以及中国云南省的西南部(西双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