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tralasian Darter
English name:Australasian Darter
Scientific name:Anhinga novaehollandiae
【简介】
澳洲蛇鹈(学名:Anhinga novaehollandiae)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水鸟,属于鲣鸟目蛇鹈科蛇鹈属。因长而直的喙和细长的脖颈而著名。
【外形特征】
澳洲蛇鹈体长85至97厘米,体重1058至1815克,翼展116至128厘米。它们的颈部细长,形似蛇颈,头部同样纤细且呈锥形。雄鸟的羽毛全部为黑色,带有银灰色光泽,带有肩部排列的白色羽毛。雌鸟头部呈浅棕色,喉部黑色。无论雄鸟还是雌鸟的尾部均为长羽毛,同时它们不具备有效的防水羽毛,常常需要在阳光下展开翅翼晾干。此外,虹膜颜色为褐色,鸟喙为黄褐色,脚爪为灰色。澳洲蛇鹈的喙下方存在不同发育程度的喉囊,利于捕食。
【生活习性】
飞行时,澳洲蛇鹈常在水面低空或中空飞行,有时看似大型猛禽,尤其翱翔时长颈会长而直。主要生活于淡水湿地环境如湖泊、河流、沼泽等,有时也能在红树林和沿海区域发现它们的身影。他们通过潜水猎食,以鱼类为主要食物,但也会捕食两栖动物、水蛇、龟以及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
【繁殖习性】
澳洲蛇鹈繁殖季节随地区而异,部分地区全年均可能繁殖。通常群居筑巢,常与鸬鹚或鹳形目鸟类共同栖息。雌鸟每窝产卵2到7枚,通常为3至5枚浅蓝色卵。孵化期通常为26至30天,幼鸟孵化时为裸体状态,逐渐长出浅灰色绒羽,约7周后离开巢穴。雌雄鸟在繁殖期都会照顾和喂养幼鸟。
【外型辨识】
澳洲蛇鹈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东帝汶,为旅鸟的地区包括新西兰。化石记录显示更新世时期澳大利亚就有该物种存在。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该物种在2012年被列入低危(LC)保护级别,数量推测在1万至10万只之间。尽管被认定为无危种,但它们依然承受着包括栖息地萎缩和环境污染在内的生存威胁。
【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