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ANSERIFORMES > Anatidae > Anas > Eurasian Teal
Eurasian Teal

Eurasian Teal

English name:Eurasian Teal

Scientific name:Anas crecca

【简介】
绿翅鸭(学名:Anas crecca),是雁形目鸭科中的小型鸭类。又名小凫、小水鸭、小麻鸭、巴鸭、小蚬鸭,广泛分布于全球,尤其在欧亚大陆极为常见。

【外形特征】
绿翅鸭雄鸟在繁殖季节呈现出独特的外观:头部为深色栗色,带有突出的半圆形绿色贯眼纹。胸部和腹部散布淡褐色的棕圆斑,腹部中央为白色,两侧为白色带黑色不规则图案。肩部的白色条纹和背部的黑色斑点在视觉上形成美丽的图案。雌鸟体毛较为单调,倾向于棕色并混以灰色和黑色的羽毛,翼镜为绿色。幼鸟外貌介于两性之间,雏鸟则呈现出上体棕褐色,下体黄色,并有黄色眉纹。

【鸣叫特征】
绿翅鸭的叫声清晰响亮。雄鸟的叫声“cryc”或“creelycc”似哨音,而雌鸟则发出微弱的“neh”声。它们飞行时速度极快,善于组成‘V’形队列在空中前进,经常在早晨和黄昏时分进行觅食。

【生活习性】
绿翅鸭偏好栖息在受保护的淡水湿地,包括湖泊、缓流河流及周围植被茂盛的池塘。冬季迁徙至海岸线及咸淡水交汇处,时常出现在避风的海湾及泻湖。它们主要以水生无脊椎动物如甲壳类、昆虫及水生植物种子为食,繁殖季节时,特有的觅食活动更为频繁。

【繁殖习性】
绿翅鸭通常一岁达到性成熟,但在自然环境中并不是所有个体都会参与繁殖。配偶往往在秋末冬初形成,繁殖期通常为每年的5月至7月。它们筑巢选址于近水植物丛或灌木中,巢由母鸟用干草和绒羽堆积。每窝产卵8-11枚,孵化期大约21-23天。雏鸟孵化不久即能在母亲的引导下觅食。

【外型辨识】
绿翅鸭雄鸟头部具有显著的绿色贯眼纹。雌鸟体毛较为单调,倾向于棕色并混以灰色和黑色的羽毛。幼鸟外貌介于两性之间。

【保护状况】
尽管种群数量较为丰富,但由于栖息地改变和人类活动,绿翅鸭面临一定的威胁。因此,作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维护物种和《非洲-欧亚迁徙水鸟保护协定》(AEWA)规定保护的对象,对于其种群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分布】
绿翅鸭广泛分布于整个欧亚大陆,如阿富汗、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等国均有记录。它们在中国主要于新疆天山、东北、华北地区繁殖,越冬于东南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