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y Plover
English name:Snowy Plover
Scientific name:Anarhynchus nivosus
【简介】
雪鸻是一种小型鸻科涉禽,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西部及加勒比海地区。它们广泛地栖息在沿海沙滩、内陆盐湖岸边以及淡水和咸水湿地。
【外形特征】
体长约16.5厘米,体重在34-58克之间。具有灰褐色上体和白色下体。繁殖季节的雄鸟头部黑色斑块尤为显眼。幼鸟上体有褐色斑点。
【鸣叫特征】
雪鸻的典型叫声是一串重复的“tu-wheet”,这种声音常用于多种情境之中,包括领土宣告、求偶、发出威胁以及警报。
【生活习性】
依赖沙地和植被稀少的盐湖岸边,偏好咸淡水环境。寻找沙里的甲壳类、蠕虫、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为食。它们常于日夜觅食。幼仔出生后不久就能行动和游泳,有很强的返回繁殖地或越冬地的能力。
【繁殖习性】
雪鸻实行多配偶制繁殖模式。雌鸟在幼鸟孵化后不久便离开寻找新的伴侣。雄鸟则负责照顾幼鸟。巢通常挖掘在沙地上,每窝产卵2-4枚,其中3枚居多,孵化期介于22至27天之间。
【外型辨识】
可与管道鸻、项圈鸻、半蹼鸻和威尔逊鸻区分开来,主要依据其细长的全黑喙、灰色腿以及特别的"断开"颈带。此外,相比环颈鸻,雪鸻体羽较深,腿更长又更黑,且雄鸟的色斑也更广泛。
【保护状况】
雪鸻已被列在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2020年版),定为近危(NT)。科学研究表明,北美的雪鸻数量正在经历适度快速下降,这可能与栖息地破坏、人类干扰以及入侵物种的数量增加有关。保护措施包括划定保护区、控制入侵物种和恢复栖息地。
【地理分布】
目前,雪鸻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中美洲西部以及南美洲特定区域,还存在少量分布于加勒比海地区。指名亚种约有2500只,西部亚种族大约有8000至10,000只,墨西哥、巴哈马和加勒比总估计约为24,000至26,000只成熟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