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HARADRIIFORMES > Charadriidae > Anarhynchus > Caspian Plover
Caspian Plover

Caspian Plover

English name:Caspian Plover

Scientific name:Anarhynchus asiaticus

【简介】
红胸鸻 - Anarhynchus asiaticus,别名里海鸻。体长18-20厘米,体重60至91克。

【外形特征】
成鸟在繁殖季节具有白色脸部和腹部,宽阔的红色胸部;雌鸟颜色较淡。非繁殖季节和幼鸟表现为灰棕色,上部羽毛有淡色边缘,面部和腹部苍白。成鸟在非繁殖季节头部多为白色,沾染黄褐色,上体灰褐色或带有黄色边缘,胸部有深浅不一的灰褐色斑点;雌鸟胸部为灰棕色,没有黑色边缘,头部和喉咙颜色较浅。

【生活习性】
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中部的低地沙漠、盐碱地、半荒漠地带,繁殖地集中在中亚地区。冬季迁徙至非洲中南部,活动于海拔0至约800米的环境,偏好盐碱地或草地。食物以昆虫及其幼虫为主,偶尔摄食草籽。

【鸣叫特征】
发出短促略带鼻音的“chup”声,有时连续重复或颤动;还具有柔和的哨音“tik”或尖锐的“kwhit”。在繁殖季节,展示飞行时会发出重复的清脆振铃声响“ty-ur-lee..ty-ur-lee...”。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为4月至6月间。营巢于半荒漠或草地,巢为浅凹坑,内部铺垫植物茎叶或小石子,每窝产卵3枚,卵呈土黄色带黑褐色斑点,大小约为38mm x 27mm。双亲共同孵化,雏鸟头顶、背部和腿部为淡奶油色并点缀黑斑点,额头、头部两侧、颈后环和下体为白色;至少30天后由双亲照料离巢。

【外型辨识】
与东方鸻相似,非繁殖季节可通过飞行时翅膀上的白色条纹来区分。与Charadrius veredus相比,颈部较短,上翼无白色闪光,下翼覆羽棕色。体型较高大,不如C. mongolus或C. leschenaultii紧凑。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主要面临来自过度放牧和农地转化的压力。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8版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保护名单。

【地理分布】
红胸鸻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中部,繁殖地主要集中在中亚地区,包括俄罗斯内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中国新疆西北部。而在冬季,它们会迁徙至非洲中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