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aked Bowerbird
English name:Streaked Bowerbird
Scientific name:Amblyornis subalaris
【简介】
纹园丁鸟(学名:Amblyornis subalaris),属于雀形目、园丁鸟科、褐色园丁鸟属的小型鸟类。其分布限于新几内亚东南部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地区,海拔高度约为650至1300米。这种鸟类以其特别的建构和装饰鸟巢的行为而闻名,雄鸟的橙色短冠是其显著特点。
【外形特征】
纹园丁鸟体长约24厘米,飞行时翼展开长约120.2毫米。雄鸟体重介于96至107克,雌鸟在95至122克之间。雄鸟全身橄榄棕色,头部后方拥有一橙色长冠,冠羽尖端近似红棕色;而雌鸟则无冠,可能仅具有一至数根类似雄鸟的延长窄冠羽。亚成年雄鸟的外形类似于成年雌鸟,但冠羽较小。
【生活习性】
这片鸟类栖息于新几内亚东南部的原始森林及较高次生林,居住于其密集的高大树木层,以果实及昆虫为食,常见于栖木的次生层至树冠层。
【鸣叫特征】
纹园丁鸟发出类似小型狗吠的“wak!”声。
【繁殖习性】
纹园丁鸟在繁殖季节展示多角形鸟巢以吸引配偶。繁殖记录显示,繁殖行为可能出现在12月至1月之间。雌鸟单独筑巢并负责孵化和照顾幼鸟,而雄鸟则负责筑建具有装饰效果的复杂鸟巢。鸟巢呈大碗状,由枯叶和少量树枝构成,内部衬以细枝。
【外型辨识】
与冠园丁鸟相比,纹园丁鸟较小,栖息于较低海拔,且具有明显的条纹状特征。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分类,纹园丁鸟被列为无危物种(IUCN:LC)。其分布在新几内亚东南部包括Angabunga河上游至Suckling山、Simpson山和Moiba山区。
【地理分布】
纹园丁鸟的雄性冠羽在本地被广泛用于Papuans的传统头饰,并作为商品参与贸易。通过提升栖息环境的保护意识及减少对鸟类羽毛的商业需求,有助于维护这种独特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纹园丁鸟不仅是新几内亚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更是反映了当地多样生物文化的具体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