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tilonorhynchidae > Amblyornis > Vogelkop Bowerbird
Vogelkop Bowerbird

Vogelkop Bowerbird

English name:Vogelkop Bowerbird

Scientific name:Amblyornis inornata

【简介】
褐色园丁鸟(Amblyornis inornata),又称Vogelkop Bowerbird,是一种中等体型的园丁鸟。它们广泛分布在新几内亚西北部的山区。

【外形特征】
成年褐色园丁鸟体长约25厘米,体重在105至155克之间。其头部为深暖棕色,侧面相对较浅,颈部后方为棕橄榄色。上体为暗棕色带橄榄色,翅膀为淡棕橄榄色并带有黄色边缘,尾巴呈棕橄榄色而带有灰色内缘。下体颜色呈淡肉桂色至深橄榄棕色。眼睛深棕色,喙黑色,基部呈蓝灰色,腿脚深蓝色。雄鸟比雌鸟稍大,腿色稍浅。

【生活习性】
褐色园丁鸟主要栖息于25至30米高海拔山区的雨林中,海拔通常在1000至2075米范围内,集中在1200至2000米高度。它们是留鸟,主要以水果和昆虫为食。雄鸟会在巢穴周围展示独特的叫声,包括响亮的嗡嗡声、尖叫声、尖锐声以及模仿其他动物和人造环境的声音。

【鸣叫特征】
褐色园丁鸟的繁殖季节从7月延续到次年2月。雄鸟于繁殖期间建造装饰精美的相方空间(凉亭),并在其周围展示独特的叫声,以吸引雌鸟。这种展示不仅关乎于物品的质量和数量,也在于所选物品的独特性和复杂排列方式。

【繁殖习性】
褐色园丁鸟的繁殖季节从7月延续到次年2月。雄鸟建造装饰精美的凉亭,并在其周围展示各种稀奇古怪的物品以吸引雌鸟。繁殖时,雌鸟通常独自拥有单枚的蛋并将巢穴构建在这一位置。

【外型辨识】
褐色园丁鸟与其他相似物种相比,雄鸟没有羽冠,并且与雌鸟外观相似,仅通过巢穴装饰可以区分雄鸟。

【保护状况】
IUCN 评定褐色园丁鸟为无危险物种(LC),表明该物种在限定的栖息地内相对广泛并保持常见。

【地理分布】
褐色园丁鸟分布于新几内亚西北部的山地地区,包括Tamrau, Arfak山脉, Onin半岛的Fakfak, Bomberai半岛的Kumawa以及Wandammen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