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cheeked Amazon
English name:Blue-cheeked Amazon
Scientific name:Amazona dufresniana
【简介】
蓝颊鹦哥(学名:Amazona dufresniana),又称蓝颊亚马逊鹦鹉,是鹦鹉科亚马逊鹦鹉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及法属圭亚那等地。由于生存状况较脆弱,被列为近危物种。
【外形特征】
蓝颊鹦哥体长约34至37厘米,重量在481到615克之间。雌雄相似,前额为橙色,头部及眼睛后侧有一圈浅蓝色的羽毛,头顶呈黄色并带有绿色尖端。颈部两侧、脸下半部分和喉咙两侧呈现出紫色和淡蓝色。背部、肩羽、臀部和上覆羽为绿色,尾部主要也是绿色,但尾羽末端具有明显的黄色色彩,尤其在尾羽的外侧表现突出。初级飞羽为黑色,边缘带有蓝色,而次级飞羽内侧为绿色,外部则覆盖着橙色,且在尖端有些许浅蓝色。虹膜为深色,喙顶部为暗灰色,基部呈现红色,脚和趾灰色。
【鸣叫特征】
蓝颊鹦哥的鸣叫声多变,最常发出的声音为重复的叫喊声,声音低沉、有液体般的音质,与橙翅鹦哥的叫声类似,但蓝颊鹦哥的声音更低沉、更具流动性。它们无论在休息、迁徙还是觅食时都可能发出此叫声。
【生活习性】
这种鹦鹉常见于低地雨林,同时也可在高海拔的山地森林和稀树草原森林中被发现。它们主要在树冠层觅食,以果实、花朵和种子为主食。蓝颊鹦哥通常成群活动,数量可达到30只。关于这种鹦鹉的具体迁徙模式尚不完全清楚,但在苏里南有记录显示它们会在特定的季节迁移到沿海沙丘森林。
【繁殖习性】
有关蓝颊鹦哥的繁殖资料大部分来自圈养个体。已知圈养下该鹦鹉每次产卵的数量为3枚,孵化期为23到26天。但野生环境下详细的繁殖信息,如繁殖季节、交配行为、筑巢地点等,还未完全被了解与记录。
【外型辨识】
蓝颊鹦哥头部两侧为蓝色,而橙翅鹦哥头部侧面并不具蓝色,而是黄色,且橙翅鹦哥的前额无蓝色。至于红额鹦鹉虽然其头部侧面也有蓝色,但是缺少蓝色翅膀斑点和蓝颊鹦哥特有的鲜红色臀部。
【物种区别】
蓝颊鹦哥与橙翅鹦哥和红额鹦鹉在地理分布范围中有所重叠,但他们彼此间有明显特征区别。蓝颊鹦哥头部两侧为蓝色,而橙翅鹦哥头部侧面并不具蓝色,而是黄色,且橙翅鹦哥的前额无蓝色。至于红额鹦鹉虽然其头部侧面也有蓝色,但是缺少蓝色翅膀斑点和蓝颊鹦哥特有的鲜红色臀部。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分类标准(NT,近危),蓝颊鹦哥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种群数量估计在6000到61000只之间。过去由于宠物贸易对其数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近年来这一问题已显著缓解。目前,森林砍伐和金矿开采已经成了它们生存的主要威胁。
【地理分布】
蓝颊鹦哥的分布区集中在南美洲的委内瑞拉东部、圭亚那、苏里南及法属圭亚那,并在巴西的东北部地带存有少量个体。在委内瑞拉北部的特普伊地区,海拔可达1700米的亚热带森林中都能看到蓝颊鹦哥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