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ALLIFORMES > Megapodiidae > Alectura > Australian Brushturkey
Australian Brushturkey

Australian Brushturkey

English name:Australian Brushturkey

Scientific name:Alectura lathami

【简介】
大塚雉,又称澳洲丛塚雉、丛塚雉,是鸡形目冢雉科丛塚雉属的一种大型鸟类。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从昆士兰到新南威尔士州的南部海岸。目前在南澳大利亚袋鼠岛上也有它们的分布。

【外形特征】
大塚雉体型在60-70厘米,雄鸟体重通常为2120-2950克,雌鸟则较轻,为1980-2510克。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大尺寸、鲜明的裸露皮肤和大部分黑色带有白色斑点的羽毛。头部为红色裸露部,拥有黄色或紫色的肉垂,其中紫垂亚种(A. l.purpureicollis)的肉垂呈紫色。在繁殖季节,裸露皮肤的颜色会更加鲜艳,而肉垂也会显著增大。

【生活习性】
大塚雉常栖息于热带和暖温带的雨林中,但也适应于多种其他环境,如干燥硬叶林、滨江森林、桉树森林等。它们偏爱树冠密集且有丰富落叶层的区域作为筑巢场。近年来,大塚雉也在城市郊区和花园中筑巢。它们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并食用部分动物性食物。

【繁殖习性】
在其筑巢期间,雄鸟会建造出大约85厘米高、宽度可达300-410厘米甚至达到700厘米的巢穴,并会持续添加材料。每个巢穴可以包含多达58枚白色卵,孵化期大约为47-52天。孵化时,幼鸟出生体重为80-120克,有羽翼且已具备基本生存能力。

【保护状况】
大塚雉目前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尽管在1930年代时濒临灭绝,通过保护措施,其种群数量已经恢复,成为常见的物种。但仍然需要注意避免与花园覆盖物和农作物的冲突,并鼓励与人类共存的策略。

【地理分布】
大塚雉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从昆士兰到新南威尔士州的南部海岸。目前在南澳大利亚袋鼠岛上也有它们的分布,这是在1936年引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