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agascar Blue Pigeon
English name:Madagascar Blue Pigeon
Scientific name:Alectroenas madagascariensis
【简介】
马岛蓝鸠(学名:Alectroenas madagascariensis),又称马达加斯加蓝鸠,隶属于鸽形目鸠鸽科蓝鸠属。广泛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中部及北部雨林地区。
【外形特征】
马岛蓝鸠体型中等,体长在25至28厘米之间。其主要的外形特征包括:
- 头颈部:喉咙和颈部呈现银蓝灰色。
- 背部:背部为深蓝色,上覆羽为银灰色。
- 腹部:腹部为深蓝色,胸部呈现银蓝灰色。
- 下尾覆羽:主要为血红色。
- 尾羽:除最外侧为蓝黑色且外侧带有血红尖端外,其余均为血红色。
- 翅膀:上翼为深蓝色,下翼为棕灰色。
- 虹膜呈绿黄色,伴有红色的环;眼周裸皮红润;喙部呈现绿色,伴有黄色尖端;下方足部也被覆有红色羽毛,趾部为红色。
【生活习性】
马岛蓝鸠主要栖息在马达加斯加东部及中部地区未受干扰的雨林及周边退化的森林中。它们常见于树梢,尤其在森林冠层及其他树冠之上。
- 马岛蓝鸠通常集结成对或小群(3至12只)生活。
- 一般在雨季(11月至12月)从东部地区迁移到马达加斯加西部,然后于3月至7月降至海平面的平原上。
- 主要以果实为食。
【鸣叫特征】
马岛蓝鸠通常非常安静,偶尔会发出低沉咕哝声,但声音含糊不清。
【繁殖习性】
马岛蓝鸠的繁殖期集中在每年10月至12月。它们会选择置于离地6至20米高的树枝交叉点上方进行筑巢。
- 每年窝产1枚蛋,蛋为白色。
- 马岛蓝鸠广泛分布在马达加斯加西北地区的森林中,并在若干保护区(如Mantadia和Ranomafana国家公园及Analamazaotra特别保护区)相对常见。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马岛蓝鸠目前无受威胁,具有无危物种的状态(等级LC)。然而局部地区因狩猎活动导致种群数量降低的风险依然存在。
【地理分布】
马岛蓝鸠广泛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中部及北部雨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