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ALLIFORMES > Phasianidae > Alectoris > Chukar Partridge
Chukar Partridge

Chukar Partridge

English name:Chukar Partridge

Scientific name:Alectoris chukar

【简介】
石鸡(Chukar Partridge, Alectoris chukar),隶属于鸡形目雉科石鸡属,又称为朵拉鸡、红腿鸡、嘎嘎鸡、鹧鸪等。它们是中型的雉类,体长34-38厘米,体重538-765克。

【外形特征】
石鸡的主要外部特征包括珊瑚红色的嘴和脚,栗褐色的虹膜。头侧环绕着完整的黑色环带,与白色的喉部形成鲜明对比。羽毛呈现出灰褐色或橄榄色,腹部较暖和,带有橙色的基底。头部有一条醒目的黑色条纹,穿过前额、眼睛,延伸至颈部,形成一个围脖。喙及脚均为鲜红色,脚部两侧明显可见黑色和栗色的横纹,尾部的外侧羽毛为栗色。

【鸣叫特征】
石鸡的叫声独特,类似于重复的“chuKAR,chuKAR”,听起来像是在呼自己的名字。

【生活习性】
石鸡偏好栖息于西部美国大盆地的陡峭岩壁地带,混合了灌木、草本以及多年生植物的环境里,有时出现在农业边缘的岩石峡谷或山区。主要以草本植物的叶子和种子为食,特别是入侵的野燕麦。从晨曦至黄昏,它们都保持活跃,喜欢聚集在一起活动,并常于清晨和黄昏时,雄鸟会站于高处鸣叫。

【繁殖习性】
石鸡的繁殖季节通常从4月末延续到6月中旬。繁殖期间,雄鸟会在清晨发出鸣叫声以挑逗雌鸟,偶有争偶发生。巢通常座落在石堆、山地灌木丛或草丛中,呈极其简单的凹坑垫以枯草。每巢平均产7-17枚卵,极个别案例下可达20枚,卵色泽呈棕白或皮黄,并带着桃色斑点,孵育周期约为23-25天,孵化后雏鸟会快速成长为独立个体。

【外型辨识】
与欧洲的石鸡亚种相比,石鸡的头部黑色包装范围较小,颈部边缘的黑色区域较为明显,呈V字形,并且两侧羽毛中的黑色横纹较少,间隔较宽。整体而言,石鸡的颜色偏向棕色,而不是蓝灰色。

【保护状况】
根据2018年IUCN的评估,石鸡被列为“无危(LC)”物种。不过,在某些地区,比如中国的数量估计为1万-10万对,群体数量有所波动,需要密切关注种群变化情况。2020年被纳入具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石鸡的自然分布主要包括亚洲的中国、印度等国以及中东部分地区,已被引入北美的西部、新西兰、夏威夷以及其他国家。尤其在北美成为重要的狩猎目标,尤其是在内华达州和俄勒冈州。在中国,石鸡已被广泛驯养繁殖,并且在各大动物园展出。

【亚种情况】
石鸡共包含14个亚种,分别分布于地球多个区域,其中就包括特指的准噶尔(Alectoris chukar dzungarica)、新疆(Alectoris chukar falki)、西部高地(Alectoris chukar magna)等地的亚种。每个亚种之间存在细微的形态和生态习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