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ary Partridge
English name:Barbary Partridge
Scientific name:Alectoris barbara
【简介】
北非石鸡,学名Alectoris barbara,英文名Barbary Partridge。它们属于鸡形目雉科石鸡属的一种鸟类。
【外形特征】
北非石鸡体型圆胖,背部呈灰褐色,胸部为灰色,腹部为浅黄色。两胁有红色条纹,侧翼具有白色底色上布满的赤褐色条纹,腿部为红色,脸部为淡灰色。虹膜呈栗棕色,喙鲜红色,面部皮肤和腿为玫瑰红色。幼鸟颜色更均匀,偏黄,缺乏成鸟头部的特征图案和侧翼的条纹,喙和腿呈黄色,随季节逐渐接近成鸟特征。四个亚种在侧翼的斑纹和整体羽色上有差异。
【生活习性】
北非石鸡偏好岩石地带、干旱的山坡以及海拔高达3300米的阿尔卑斯森林的干燥区域。它们也出现于开阔的松林、阿甘树(Argania spinosa)林地、柑橘种植园、沙漠草原和种植地。在摩洛哥,它们在树木、空地和作物混合的环境中数量最多。通常为定居者,但在冬季大雪时会从阿特拉斯山脉的高处下降到较低海拔。
【鸣叫特征】
北非石鸡的广告鸣叫声包括一系列短促的“kchek”音符,受惊扰时会发出响亮的高音尖叫“kree-ah”或“chuckachew-chew-chew-chew”,声音强度可变。
【繁殖习性】
在繁殖期(2月至6月中旬),北非石鸡筑巢在地面的凹坑中,通常掩藏在长草或巨石下。每窝产卵6至27枚,平均孵化率为94%,孵化期为24至25天。雏鸟同步孵化,10至12天后能进行弱飞,50至60天达到成鸟大小。
【外型辨识】
北非石鸡与其他石鸡属物种的区别在于其胸nut-brown色的冠和宽阔的颈带。与红腿石鸡相比,头部和颈部的图案不同。
【保护状况】
IUCN将北非石鸡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北非石鸡主要分布在北非地区,包括非洲北部和直布罗陀,它们还生活于加那利群岛(亚种A. b. koenigi)。因其引入而在葡萄牙大陆和撒丁岛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