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n-cheeked Fulvetta
English name:Brown-cheeked Fulvetta
Scientific name:Alcippe poioicephala
【简介】
褐脸雀鹛(Alcippe poioicephala),又称Brown-cheeked Fulvetta,是雀形目雀鹛科雀鹛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及印度次大陆的东洋界。
【外形特征】
体长约16.5厘米,重17至23克。
- 头部侧面呈现灰褐色,下体为淡黄褐色,没有白色眼圈。
- 指名亚种为典型灰褐色,头顶略带棕色,上体暗红褐色;尾巴和翅膀部位更深红棕色;眼上区、耳羽、颊部和颈侧比头顶颜色稍浅;下颚、嘴角及腹部靠近白色,两胁黄褐色。
- 虹膜为灰白色或褐色,喙为黑色至暗灰色,脚为灰至肉粉色。
雌雄相似;与灰眶雀鹛、白眶雀鹛相比,脸颊为暖褐色,体型相对较大。各地种在羽色略有差异。
【生活习性】
栖息地:常绿森林、混生湿润落叶林、竹林、灌木丛。也可能出现于花园中,主要活动区域为海拔855至2100米。
社群行为:通常以6至10只的小群体活动,有时可达20只以上;平常在中间层、灌木丛觅食,同时也能在树冠层活动;距离地面大约9米;经常加入混合物种觅食群体。
- 食性:主要以甲虫、蝗虫、膜翅目昆虫、鞘翅目昆虫和植物果实、种子为食。
【鸣叫特征】
鸣声通常由重复的愉悦音节组成,音调音节在结尾处上升。有多种鸣叫声,包括“chu'uwi-uwi-uwee”,“i'chiwi-uwi-uwee”,尖锐的“wit-i-rrrr”,“witt-witt”,还有“witch-ititititit”。
【繁殖习性】
繁殖期:印度1月至11月,孟加拉国3月至9月,东南亚1月至9月。
窝筑:巢为深杯状,材料包括绿苔、枯叶、草、黑苔根等,离地面0.6至1.8米。
- 产卵量:每窝产卵2至3枚,卵呈白色到淡粉色,带有红褐色至紫黑色斑点和条纹,以及淡灰色至墨紫色的云状图案;父母共同孵化。
【外型辨识】
共有8个不同的亚种,分布在印度、孟加拉、中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入无危物种列表(LC),即相对稳定,现阶段无重大威胁。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孟加拉国、我国西南部以及东南亚多个地区。在中国具体分布于云南西部的盈江、耿马、临沧,南部至于西双版纳和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