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Alcippeidae > Alcippe > Nepal Fulvetta
Nepal Fulvetta

Nepal Fulvetta

English name:Nepal Fulvetta

Scientific name:Alcippe nipalensis

【地理分布】
白眶雀鹛(学名:Alcippe nipalensis)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缅甸西南部的地区,包括中国、尼泊尔、不丹、印度、日本(包括台湾)、孟加拉国和缅甸等。模式产地在其学名为Hodgson于1837年指明的尼泊尔。

【外形特征】
成年雀鹛具有淡棕色至灰色的顶冠和背部,上体颜色更偏向棕色,翅膀和尾羽带上暖色的赭色色调。眼周有显著的白色眼圈,黑色眉纹明显,脸颊、下颚和颈部侧面为浅棕色。喉部中心和腹部为白色,两侧逐渐变得灰白。虹膜为棕色,喙基部呈淡角质色,脚为粉棕色。雌雄外观相似,而幼鸟的羽毛颜色较为暖色。

【鸣叫特征】
白眶雀鹛的叫声由模仿各种鸟类的嘈杂音组成,歌声则为一系列较为尖锐的音符,节奏较缓慢,与灰颊雀鹛的歌声相似,但平均速度更慢。

【生活习性】
白眶雀鹛栖息于常绿阔叶林、湿润落叶林、森林边缘、次生林及竹林地带,海拔高度可以从245米至2285米。它们通常以小群活动,在非繁殖季节以昆虫、花蜜和浆果为食,浆果尤其在9月至2月是其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眶雀鹛会与其他小型鸣禽混群觅食,活动于灌木丛和低层树木之间,偶尔也会在地面觅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为3月至7月。它们营巢于低山和山脚地带灌丛中,通常是一个紧凑且深杯状的巢,由竹叶、细草、蕨类植物叶片、苔藓根及其它柔软材料构成,有时用蛛网加固,并垫以苔藓根和细根。巢距离地面0.3至1.5米。每窝通常产2至5枚蛋,孵化期约为12天。其雏鸟的抚养周期没有具体数据。

【外型辨识】
主要区别于台湾雀鹛(Actinodura morrisonia),尤其是在yunnanensis亚种,其顶冠和颈背呈现棕色调、显著的烟褐色侧冠纹,上体也倾向棕色,并具有更宽且明显的白色眼圈。

【保护状况】
白眶雀鹛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中,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