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ing-blue Kingfisher
English name:Shining-blue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Alcedo quadribrachys
【简介】
亮蓝翠鸟(英文名:Shining-blue Kingfisher,学名:Alcedo quadribrachys),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属。体长约16厘米,雄鸟体重一般在33-36克之间,雌鸟体重则为32-40克。
【外形特征】
成年亮蓝翠鸟的眼先呈菊黄色,头顶至两侧的头部和翅膀为黑色,并带有蓝色光泽,上体呈现深群青蓝色,下体则是红褐色;而幼鸟的胸部带有浅橙色,翅膀为深蓝色,嘴部为白色,脚趾为浅粉红色。其喙部粗大,翼尖很长,尾部短而圆,整体羽毛十分艳丽,带有蓝或绿色的光泽。
【生活习性】
该鸟类活跃于森林中的河流、红树林以及湖泊旁的环境中,其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也是其特点之一。以小鱼、甲壳类动物以及水生昆虫为主食,并且拥有极佳的水下视力,这是它们捕鱼的重要特性之一。
【鸣叫特征】
亮蓝翠鸟会发出高音调的‘cheet’声,这样的叫声通常出现在飞行过程中,或者是反复高声的‘seet-seet-seet-seet’的鸣叫声。在受到惊吓后,幼鸟会发出嘶嘶声。
【繁殖习性】
亮蓝翠鸟的繁殖期会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它们通常在土崖或堤坝上挖掘隧道式的洞穴进行筑巢,通常每窝会产卵5-6枚,而这些卵表面带花白色,产卵后,雌雄鸟会共同进行孵化工作,孵化期约为21天。
【外型辨识】
亮蓝翠鸟有两亚种,即指名亚种和亚种 guentheri。其中,guentheri 体型特点为背部颜色略微淡一些,显现出明艳的钴蓝色,并且臀部部分会呈现出淡天空蓝色。
【物种区别】
与冠翠鸟相比,亮蓝翠鸟体型稍大,喙部为黑色,脸部没有橙色斑纹。与马拉喀什翠鸟(Malachite)幼鸟相似一些,但闪蓝翠鸟的面部显得更加暗淡及缺少橙色。特別是,亮蓝翠鸟的面部为深色,且嘴部为黑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分类,亮蓝翠鸟目前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亮蓝翠鸟主要分布于非洲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具体包括喀麦隆、刚果、加蓬、乌干达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