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RACIIFORMES > Alcedinidae > Alcedo > Javan Blue-banded Kingfisher
Javan Blue-banded Kingfisher

Javan Blue-banded Kingfisher

English name:Javan Blue-banded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Alcedo euryzona

【简介】
蓝带翠鸟(英文名:Javan Blue-banded Kingfisher,学名:Alcedo euryzona),是一种珍稀的佛法僧目翠鸟科鸟类。主要栖息于热带湿润低地森林中的溪流和河流。

【外形特征】
体长约为17厘米,体重介于34至38克之间。雄鸟背部为黑色,带有翠蓝色羽毛,脸颊下方有一个大的白色斑块。腹部为橙黄色,在肩胛、尾巴和翅膀上可见到显著的天蓝色斑块。腿爪为桔红色,虹膜呈深棕色。雌鸟的背部为深褐色,没有蓝色带,腹部、脖子、尾部及翼下均为橙红色。雄鸟的喙全黑,而雌鸟的下喙基部则为红色。

【生活习性】
蓝带翠鸟偏好栖息在隐蔽的中型永久性溪流沿岸,活动于海平面至1250米的高度,主要以小型鱼类、甲壳类、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为食,偶尔也捕食两栖类。捕鱼时,它们能迅速调整视线以适应在水下的捕捉。

【繁殖习性】
蓝带翠鸟在土崖壁或堤坝边挖掘隧道式巢穴,直接将卵产在巢穴的地面,通常每窝产卵6至7枚,卵呈纯白色,孵化期约为21天。雌雄鸟共同参与孵化和喂养雏鸟。

【外型辨识】
蓝带翠鸟与普通翠鸟的主要区别在于缺乏眼后橙白色斑块,并且雌性腹部和红基下喙区为橙色。

【保护状况】
蓝带翠鸟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缅甸、泰国、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等地。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这种鸟类现已被IUCN列为极危(CR)物种。

【地理分布】
20世纪中期,蓝带翠鸟曾被认为与马来蓝带翠鸟属于同一物种,但后来基于形态学差异被重新分类为独立的物种。在爪哇岛,蓝带翠鸟主要分布在100米左右高度的溪流附近。经过保护行动,该物种在特定区域的监测显示了人口略有增加,但整体上仍受到栖息地破坏的威胁。

【亚种分化】
具体分为两个亚种,即指名亚种Alcedo euryzona euryzona分布在爪哇岛,而婆罗洲亚种Alcedo euryzona peninsulae则分布于缅甸、泰国、苏门答腊和婆罗洲。它们主要栖息在具有灌丛或稀疏森林、水流缓慢且水质清澈的溪流、湖泊、灌溉渠等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