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 Kingfisher
English name:Common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Alcedo atthis
【简介】
普通翠鸟,又称翠鸟、鱼狗、打鱼郎等,是佛法僧目翠鸟科的一种小型鸟类。它们体长约16-18厘米,体重约30-45克(雄性)和30-35克(雌性)。该种分布广泛,起源于东南亚和南亚,在欧亚大陆、非洲北部至新几内亚等地均有分布。普通翠鸟栖息于淡水或咸水环境,包括河流、溪流、池塘和海岸地区,每年的繁殖期为3月至8月,并常常被视作水质健康的指示物种。
【外形特征】
普通翠鸟体型小巧,具显著的性二型。成年鸟全身蓝绿色,前额侧部、颊、眼后及耳覆盖红色至橘红色羽毛,背部辉蓝色,下体为橙棕色。翅膀有暗绿与蓝色斑点,虹膜为深褐色,腿和脚呈橙红色。幼鸟颜色较暗淡,下体有灰色条纹。
【生活习性】
普通翠鸟栖息于清可见底的小河、溪流、湖泊等水域,常见于灌丛和疏林旁。主要以鱼为主食,偶尔也捕食虾等甲壳类和其他水生昆虫。它们多次捕鱼尝试中,能成功捕获约50%-60%的猎物。当水中鱼类丰富,它们可以成为当地的留鸟。其捕猎方式独特,通常从1-2米高的位置向水面或水下捕食,弹射入水瞬间能捕捉到水面下25厘米深的猎物。
【繁殖习性】
该物种于3月至8月为繁殖季节。一般为单配制,但偶有见到一雄多雌情况。雌雄共同挖掘河岸旁的砂质洞穴作为巢穴,洞内无任何内垫物。一次繁殖可产卵5-7枚,孵化通常为2周,并经历3-4周的育雏期后离巢。
【保护状况】
普通翠鸟未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但已纳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虽然其数量相对稳定,但受河流污染、环境变化以及人为因素影响,种群数量有所波动。为保护这一物种,人们已经采取了如设置人工巢箱、改善栖息环境等措施。
【地理分布】
普通翠鸟分布广泛,起源于东南亚和南亚,在欧亚大陆、非洲北部至新几内亚等地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