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tailed Shrike-Tyrant
English name:White-tailed Shrike-Tyrant
Scientific name:Agriornis albicauda
【简介】
白尾鵙霸鹟是一种大型霸鹟,体长可达25-28厘米。它们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高海拔灌木丛、草地、以及农耕和牧场地带,自然分布范围从厄瓜多尔延伸至阿根廷西北部。
【外形特征】
白尾鵙霸鹟的头部侧面有狭窄的浅色眉纹。上体呈暗灰褐色,翅膀边缘稍淡。中央尾羽与背部颜色相同,其余尾羽白色,尖端带有小黑斑。喉咙为白色并带有黑色条纹,上胸及两侧为灰褐色,下胸、腹部和臀部则是较为均匀的白色,染有肉桂色。下颚颜色从角质色到黄色不等,而上颚为深色,腿为黑色。相较于黑嘴鵙霸鹟,白尾鵙霸鹟体型更大,喙更厚重,喉纹更为锐利、更深色。
【生活习性】
白尾鵙霸鹟栖息于岩石露头或灌木上,主要捕食大型昆虫、小型哺乳动物、蜥蜴、蛙类以及其他鸟类的蛋或雏鸟。它们有时会与黑嘴鵙霸鹟共存。
【鸣叫特征】
它们发出响亮悦耳的鸣叫声,如“teeu, tcheeu-tcheeu-tcheeuw!”,雄鸟在展示时,外侧两枚初级飞羽会发出低音的嗡嗡声。
【繁殖习性】
雄鸟通常在6月进行空中展示。每年年幼时期,在厄瓜多尔的西北部观察到雌鸟喂养雏鸟的现象。然而,有关繁殖的具体信息有限。
【外型辨识】
通过体型、喙的厚重程度、喉纹的锐利程度以及下颚的颜色来识别这种鸟类,可以轻松区分其与黑嘴鵙霸鹟。
【保护状况】
白尾鵙霸鹟受到栖息地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数量显著减少,仅剩数千只。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其列为易危(VU)物种。总体分布分散并且碎片化,主要集中于厄瓜多尔、秘鲁、智利、阿根廷等地区的国家公园和保护区。
【地理分布】
白尾鵙霸鹟分布于南美洲,范围遍及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