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ern Black Korhaan
English name:Northern Black Korhaan
Scientific name:Afrotis afraoides
【简介】
白翅黑鸨(学名:Afrotis afraoides),又称Northern Black Korhaan,是鸨形目鸨科黑鸨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
【外形特征】
雄鸟体长约50厘米,体重约700克,头颈部和下体均为黑色,脸颊处有一显著的白色斑块。背部与翅膀上重复排列着黑白相间的条纹。雌鸟上体为棕色,带有黑色和淡色的斑点,并在腹部呈现黑色,胸部白色。两性均具有红色的喙和黄色的腿脚。幼鸟外观与雌鸟类似,但其背翅尖端多为浅色。
【鸣叫特征】
雄性白翅黑鸨能够发出强烈的“kraak-kraak-kraak”呼叫之声,同时这种声音可在雄鸟在空中飞行以进行表演或者是静止于地面时被听到。除此之外,一种更加激昂、极具节奏感的“raa-cha-ka-ka-ka...cha-ka-ka-ka”的鸣叫,用于展示或求偶。
【生活习性】
白翅黑鸨栖息于开阔的草地,具体而言,草地植被高度为50-100厘米或更为稀疏的地方。其饮食上体现杂食性,食物包括昆虫(如白蚁、象鼻虫和蚱蜢等)、小型脊椎动物(蜥蜴、蛙类和鼠类)及植物的叶、嫩芽和种子。
【繁殖习性】
白翅黑鸨的繁殖周期全年皆有,但每年9月至次年4月及7月期间最为频繁。它们选用地面上接近灌木的开阔区域筑巢。每窝产卵1-2枚,孵化期通常为19-21天。幼鸟被浅色绒毛覆盖,身上带有暗褐色斑点。
【外型辨识】
该物种的显著特征为初级飞羽呈现出明显的白色,此特点在飞行过程中更易于识别。
【保护状况】
评估经IUCN定为LC(无危等级),属于CITES二级保护物种。这项物种在分布地点普遍存在,种群数量稳定。
【地理分布】
白翅黑鸨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的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和南非北部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