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APODIFORMES > Apodidae > Aerodramus > Edible-nest Swiftlet
Edible-nest Swiftlet

Edible-nest Swiftlet

English name:Edible-nest Swiftlet

Scientific name:Aerodramus fuciphagus

【简介】
爪哇金丝燕(学名:*Aerodramus fuciphagus*)是雨燕目的一种小型鸟类,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沿海地带、岛屿以及中国海南等地区。

【外形特征】
爪哇金丝燕体型中等,体长在11.5-12.5厘米之间,体重为8.7-14.8克。其颜色特征包括上体黑褐色,并带有金属光泽,下体呈灰褐色。腰部有一条显眼的淡斑。尾部深叉,约占尾长的10%-19%,基部稍浅。除了腹部和臀部某些亚种(如*S. f. germani*)具有较浅的颜色之外,其他亚种颜色较为均匀。

【生活习性】
爪哇金丝燕栖息在从森林边缘到高海拔2800米的不同环境区域中,包括悬崖、岩石洞穴和有人工建造结构的区域内。业余时间,常围绕海边和岛礁飞行捕捉小型昆虫,时而栖息在森林边缘,平均觅食高度在57.5米左右。黄昏时段最活跃,并频繁以大型群的方式活动,与其他种类的雨燕混群。飞行时发出连续的'zzreeew'或'zi-reeew'鸣叫声,追逐时尤为显著。

【鸣叫特征】
飞行时发出连续的'zzreeew'或'zi-reeew'鸣叫声,追逐时尤为显著。

【繁殖习性】
主要繁殖季节在春季的3-4月。刨除某些特殊案例,繁殖期通常在十月到十二月以及二月。雌雄同型,每年每巢产2枚卵,间隔约3天,卵呈哑光白色,孵化期22-26天,雏鸟离巢所需时间约为43天。巢由纯固化的唾液制成,形状呈托盘状,不含杂质,建巢时间跨度为39-55天。

【外型辨识】
爪哇金丝燕有多个亚种。除主要栖息地外,它被记录于文莱、柬埔寨、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和越南。

【保护状况】
爪哇金丝燕以唾液筑巢,其巢穴可被用于制作燕窝,因价格昂贵而被大量采集。自然繁殖地点往往因过度采集而消失。得益于房屋内筑巢的技术推广,部分自然种群依然得以维持。爪哇金丝燕在IUCN列级为无危(LC),但在特定地区如安达曼群岛,种群受到极度威胁。在中国,爪哇金丝燕被列入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爪哇金丝燕有多个亚种。除主要栖息地外,它被记录于文莱、柬埔寨、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和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