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ALLIFORMES > Megapodiidae > Aepypodius > Waigeo Brushturkey
Waigeo Brushturkey

Waigeo Brushturkey

English name:Waigeo Brushturkey

Scientific name:Aepypodius bruijnii

【简介】
冠塟雉(英文名:Waigeo Brushturkey,学名:Aepypodius bruijnii),归类于鸡形目、冢雉科、冠塟雉属,是一种大型黑色鸟类。该鸟主要栖息在印度尼西亚的瓦伊盖奥岛(四王群岛西北部,新几内亚以西)。

【外形特征】
冠塟雉体重约为192克,体长在41厘米至46厘米之间。上体呈暗褐色至灰色,胸部颜色更深,接近栗棕色,下体橄榄灰,臀部呈暗褐色,尾羽也有类似颜色。面部、头部和脖子裸露部分呈现出粉红至鲑鱼色,雄性具有红色冠状肉垂和颈部肉垂。雌性肉垂较小或不存在,雌性的冠状肉垂也较短小。虹膜为榛色至橙色,周围有灰色的眼环。喙深棕色至黑色,腿和脚为绿色。

【鸣叫特征】
通常冠塟雉多保持沉默,但其叫声包括短暂、微弱至爆发性的咯咯声,用以传达焦虑的信息。此外,还有嘈杂的咯咯笑声,持续时间为2秒左右,这可能是极为痛苦时的反应,也可能伴随快速的起跑起飞过程中的呼啸声。

【繁殖习性】
最近才被确认为土堆筑巢者,它们的繁殖土堆主要由树叶和少量树枝构成。土堆的高度从高度可达120厘米,底部宽度为210厘米。雄性可能照顾多个巢穴。繁殖季节为五月。

【外型辨识】
相比同域的暗色塟雉,冠塟雉体型较大,头部皮肤颜色更为鲜艳。雄性有明显的红色皮肤褶皱和肉垂,雌性则缺少或仅拥有较小的肉垂。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濒危物种。

尽管冠塟雉的历史样本记录并不丰富,从2002年开始,人类对这种珍稀鸟类的研究有所增加。森林破坏、野火、猎杀以及被狗捕食都是这些生物生存的主要威胁。据估计,冠塟雉的成年个体数量可能少于980只,且数量正在减少。

【地理分布】
冠塟雉栖息于瓦伊盖奥岛的常绿矮山林中,栖息地海拔大约在620米至930米之间。此地的树木冠层高度在7至12米之间,植被密集,附生植物与蕨类植物共存。虽然冠塟雉偶尔会在较低海拔甚至到海平面附近被观察到,但其巢穴位置多局限在这些常绿矮林的分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