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STRIGIFORMES > Strigidae > Aegolius > Boreal Owl
Boreal Owl

Boreal Owl

English name:Boreal Owl

Scientific name:Aegolius funereus

【简介】
鬼鸮(学名:Aegolius funereus),也称为Tengmalm's Owl,是非洲、欧洲和北美的小型猫头鹰物种,属于鸮形目鸱鸮科。它在欧亚大陆上受到了广泛的认知。鬼鸮主要栖息于高密度的针叶林、高地和混合林区,善于利用树洞筑巢。

【外形特征】
鬼鸮体型介于约23至26厘米,翼展50至62厘米,体型不特别出众但特征显著。其头部宽大且隆起,面部拥有一个灰白色的圆盘,边缘带有黑色边框,眉毛区域呈显眼的白色,冠部带有大小不一的白色斑点。前额和眉区式样独特,下体为奶油白,腹部则有刺条状的棕色至棕色条纹装饰。背部多呈深棕色,带有大型的白色斑点。翅膀不超过有五排白点,尾巴来看有三排孤立的显眼白点。

【鸣叫特征】
鬼鸮夜间鸣叫时会发出快速的哨声,类似于美洲沙锥的展示叫声,但更加清晰、稳定。

【生活习性】
鬼鸮在夜间活动,主要在针叶林中栖息。它们的主要食物是鼠类,但也捕食昆虫、小鸟和两栖动物。鬼鸮的飞行特点是快速且直线,略带轻微的波浪形。

【繁殖习性】
鬼鸮的繁殖期大约在春季至初夏,通常会利用自然树洞或其它鸟类留下的巢穴作为巢穴,有时也会使用人工巢箱。每窝产卵数量从3枚到7枚不等。孵化期通常为25至32天,孵化工作由雌鸟独立承担。雏鸟约在28至33天大时离巢,和父母一起生活大约5至6周。

【外型辨识】
与棕榈鬼鸮相比,它具有较冷的灰棕色色调和斑点而非条纹的前额。它比欧洲的花头鸺鹠更大,且面部圆盘更明显、斑点更大。

【保护状况】
鬼鸮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LC)。分布范围广泛,覆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以及美国北部至大西洋岸的广大区域,也见于欧亚大陆的各种山区森林。在中国则主要分布于新疆西北部和大、小兴安岭。尽管总体上尚未受到威胁,但一些特定区域内,因为栖息地碎片化的缘故,种群受到局部地区的关注。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动物,并且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物种,这意味着鬼鸮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地理分布】
鬼鸮的分布范围广泛,覆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以及美国北部至大西洋岸的广大区域。在中国则主要分布于新疆西北部和大、小兴安岭。